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鹦鹉笼开綵索宽,一宵飞去为谁欢?
早知黠妪心肠别,肯作佳人面目看。
忍著衣裳辜旧主,便涂脂粉事新官。
丈夫能举登科第,可得妖雏胆不寒。
这首诗以鹦鹉的命运为喻,表达了对人性复杂和世态炎凉的感慨。鹦鹉被关在笼中,色彩鲜艳的绳索象征着束缚与限制。一夜之间,它飞离了笼子,这背后的原因却让人不禁思考。诗人通过“黠妪”与“佳人”的对比,揭示了人心的多变与难以捉摸。鹦鹉面对“旧主”与“新官”,选择“涂脂粉”以适应新环境,这一行为暗含了对社会适应性的反思。最后,“丈夫能举登科第,可得妖雏胆不寒”一句,既是对鹦鹉命运的同情,也是对社会现象的讽刺,暗示了在权力与地位面前,人性的脆弱与变化无常。整首诗借物抒情,寓言意味浓厚,引人深思。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一牝犹嫌将两雄,趋新背旧片时中。
陡忘前主能为叛,乍事他人更不忠。
玉碗空亡无易马,绛桃犹在未随风。
何须苦问沙吒利,自是红颜薄老翁。
菊花与汝作生日,螃蟹唤吾入醉乡。
诸公未许子为政,万事无如髯绝伦。
糟姜三盏酒,柏烛一瓯茶。
跳上岸头须记取,秀州门外鸭馄饨。
何许中原惟雁见,不多吾辈只鸥知。
人生不作湖州守,亦合移居住霅滨。
村酒仅数行,野蔬不盈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