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八)

士贵得所托,结根悲兔丝。

长松在万仞,岂为寒暑移。

道义倘可弃,投归吾不辞。

区区寡所合,知我殆非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名为《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八)》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士贵得所托,结根悲兔丝。”开篇即以“士”自比,强调了个人品格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着对友情的重视。将自己比作“兔丝”,一种依附于其他植物生长的藤本植物,表达了自己在友情中的依赖与期待。

“长松在万仞,岂为寒暑移。”这里以“长松”象征坚贞不渝的友谊,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真正的友谊不会动摇。通过对比“长松”与“兔丝”的不同命运,诗人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和珍惜。

“道义倘可弃,投归吾不辞。”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对道义的坚守,即使面对困难或诱惑,也不会轻易放弃原则,体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区区寡所合,知我殆非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性格特点的自我认知,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可能显得不合群,但这并非出于自私,而是因为自己的个性所致。这种坦诚的自我剖析,展现了诗人的真实性和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人格、道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谊的渴望、对个人品格的坚持以及对自我认知的诚实,是一首情感丰富、思想深刻的佳作。

收录诗词(298)

苏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九)

我营潩水居,晏子近市隘。

闻公欲卜邻,会筑于门大。

暂为苍生留,行作归途戒。

从此敢言交,纻衣仍缟带。

形式: 古风

张几仲被召还朝其幕府赵承之送行至漳水用杜子美诗为韵作诗十篇既还孙志康亦取其韵追送过方官并门因几仲之来遂得诸公相遇今幕府例罢不能无离索之意故亦用此韵见意(其十)

并门逢恶岁,寂寞如在陈。

况我官独冷,对客寒无茵。

谋生求二顷,荜门安贱贫。

明时非自弃,愿作畎亩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送赵承之官满还朝

先君昔论交,士为天下服。

同升顾周行,岁晚逢吏部。

俱怀丘明耻,共弃夫子恶。

君方汗血驹,早就凌云赋。

千里不难到,乃愿伯乐顾。

怀谒来中山,自许相如慕。

荆州一得见,意已轻万户。

我时望膺门,通达愧文举。

顾兹豪杰人,骥尾失早附。

蹉跎二十年,尘满并州路。

班荆话畴昔,堕泪发垂素。

中郎真有子,尽以功名付。

文章盖馀事,刚茹柔不吐。

聊从两油幕,谩借将军箸。

笑谈出羽檄,横槊纵奇句。

吾闻明天子,赫赫张治具。

网罗到岩穴,况子籍其誉。

镌功燕然山,行有千载遇。

岂宜山谷中,尚使骐骥骛。

请缓三径归,执笔太史柱。

形式: 古风

送王晋之还朝

承平绝羽书,盛德戢武威。

将臣归宿卫,礼乐班王畿。

君侯褒鄂裔,汗血馀光辉。

马上谈诗笔,笑学孙吴非。

往年缀内朝,缓带临戎机。

驾言樽俎间,已觉枹鼓稀。

我卜颍水居,里社得所依。

方惩赤丸俗,遽赋杕杜归。

归朝侍玉辇,络马黄金羁。

封侯自有骨,坐看择肉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