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与宏的《天台万年藤杖歌》描绘了诗人对天台山壮丽景色的回忆和对自然之物的珍视。首句“昔年曾作天台游”点明了诗人曾经的游历经历,接下来通过“玉霄峰耸万螺髻,石梁瀑卷双龙湫”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瀑布的壮观。诗人深入古寺,感受禅意的宁静,“翠微几折入古寺,禅堂钟磬清且幽”,体现了山中生活的静谧。
诗人对一截千岁虬藤的描述尤为细致,“老僧知我惯行脚,呼童截取千岁虬”,表达了对藤杖来历的自豪感。他将藤杖视为生活伴侣,“携归早夜每拂拭,肌理细腻骨节遒”,并寄寓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诗人以“瘿圆瘤古色苍润,桃枝筇竹非其俦”赞美藤杖的独特质地,表达出对它的珍视。
诗的尾句“杖兮杖兮肯相助,出门从此吾无忧”揭示了藤杖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是登山的工具,更是精神的寄托,使他在行走江湖时感到安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