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万年藤杖歌

昔年曾作天台游,一瓢一笠挂杖头。

玉霄峰耸万螺髻,石梁瀑卷双龙湫。

翠微几折入古寺,禅堂钟磬清且幽。

苍藤夭矫挂石壁,疏花红缀空岩秋。

老僧知我惯行脚,呼童截取千岁虬。

携归早夜每拂拭,肌理细腻骨节遒。

瘿圆瘤古色苍润,桃枝筇竹非其俦。

平生梦寐在丘壑,要蹑五岳凌九州。

随身自有瓶钵在,住山任尔猿鹤愁。

杖兮杖兮肯相助,出门从此吾无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与宏的《天台万年藤杖歌》描绘了诗人对天台山壮丽景色的回忆和对自然之物的珍视。首句“昔年曾作天台游”点明了诗人曾经的游历经历,接下来通过“玉霄峰耸万螺髻,石梁瀑卷双龙湫”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瀑布的壮观。诗人深入古寺,感受禅意的宁静,“翠微几折入古寺,禅堂钟磬清且幽”,体现了山中生活的静谧。

诗人对一截千岁虬藤的描述尤为细致,“老僧知我惯行脚,呼童截取千岁虬”,表达了对藤杖来历的自豪感。他将藤杖视为生活伴侣,“携归早夜每拂拭,肌理细腻骨节遒”,并寄寓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诗人以“瘿圆瘤古色苍润,桃枝筇竹非其俦”赞美藤杖的独特质地,表达出对它的珍视。

诗的尾句“杖兮杖兮肯相助,出门从此吾无忧”揭示了藤杖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是登山的工具,更是精神的寄托,使他在行走江湖时感到安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5)

与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书怀

皎皎月正白,悠悠云自行。

以彼一点滓,掩此千里明。

人心如镜台,洁比秋水清。

一念不肯息,万虑遂交萦。

老以静而治,庄因达乃成。

非儒亦非释,无为了平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登焦山绝顶和借庵韵

扪葛攀萝上碧霄,百盘千级路迢迢。

披襟我又登蓬岛,放眼人多看海潮。

东汉此山才有姓,西江无水不来朝。

褰衣直扣双峰阁,认得华阳旧鹤巢。

形式: 七言律诗

同程荫堂登海云楼分韵即送之邗上

日落小楼红,高吟雅兴同。

凉生潮影外,秋在叶声中。

箔卷双峰雨,窗开四面风。

明朝分手去,惆怅海门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过宝莲庵

小阿兰若瓮城边,门径依稀似辋川。

书画一房云外室,江山半壁水中天。

生来竹叶皆成字,修到梅花即是仙。

曾与维摩谈不二,夜深明月挂松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