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郑邮示诗史乙集刊成自题二首次原韵(其一)

满目关河故国秋,谷音凄厉远征搜。

凋零吴会英才集,寂寞长安月旦州。

扰扰南施兼北宋,纷纷怨李与恩牛。

并时人物颓唐甚,展卷灯前起百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师郑邮示诗史乙集刊成自题二首次原韵(其一)》由晚清至民国初期的文人徐兆玮所作。全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变迁、人事兴衰的感慨。

首句“满目关河故国秋”,开篇即以“秋”字点明时节,渲染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不禁联想到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接着,“谷音凄厉远征搜”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遥远而凄厉的山谷回音,形象地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受。

“凋零吴会英才集,寂寞长安月旦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吴会(今江苏、浙江一带)和长安(古代都城)作为历史上的文化中心,如今却人才凋零,显得格外寂寞。这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失落感,也暗含了对时代变迁、文化衰败的忧虑。

“扰扰南施兼北宋,纷纷怨李与恩牛”则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历史空间,通过对比南施(南宋)与北宋,以及李(指李唐王朝)与恩牛(可能指恩宠之人),展现了历史中的纷扰与变迁,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不同命运。

最后,“并时人物颓唐甚,展卷灯前起百忧”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和个人际遇时的复杂心情。在灯下翻阅书籍,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既有对历史的深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当前落寞的感慨,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80)

徐兆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师郑邮示诗史乙集刊成自题二首次原韵(其二)

未甘浊世隐狂奴,文体犹矜别富吴。

阿阁几曾巢瑞凤,延秋何忍听啼乌。

旅怀惆怅危梁燕,乡味思量旧日鲈。

头白汗青应有待,贞元朝士莫增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师郑邮示四十七岁初度感赋二律次韵寄怀(其一)

年年春菌与秋莼,万里长安梦幻身。

应有舆人疑甲子,更从骚客赋庚寅。

谈经慎莫张三世,得道终嫌隔两尘。

犹自衔杯夸览揆,天涯踪迹已参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师郑邮示四十七岁初度感赋二律次韵寄怀(其二)

诗史四朝搜劫火,白头此愿冀能偿。

山灵倘许吟招隐,河伯终当叹望洋。

窥管一斑添闰集,投书几辈吊清湘。

劳君远道贻新什,斗室春生寂寞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一月八日何市乡公所观菊花有感作

寒菊残秋剧可怜,眼前光景与留连。

高楼风雨仍今日,故国河山自去年。

偶对亲朋成独醉,欲摹花叶斗孤妍。

寂寥此地黄昏散,未觉嚣尘接市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