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师郑邮示诗史乙集刊成自题二首次原韵(其一)》由晚清至民国初期的文人徐兆玮所作。全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历史变迁、人事兴衰的感慨。
首句“满目关河故国秋”,开篇即以“秋”字点明时节,渲染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让人不禁联想到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接着,“谷音凄厉远征搜”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的变迁比作遥远而凄厉的山谷回音,形象地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受。
“凋零吴会英才集,寂寞长安月旦州”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吴会(今江苏、浙江一带)和长安(古代都城)作为历史上的文化中心,如今却人才凋零,显得格外寂寞。这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失落感,也暗含了对时代变迁、文化衰败的忧虑。
“扰扰南施兼北宋,纷纷怨李与恩牛”则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历史空间,通过对比南施(南宋)与北宋,以及李(指李唐王朝)与恩牛(可能指恩宠之人),展现了历史中的纷扰与变迁,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不同命运。
最后,“并时人物颓唐甚,展卷灯前起百忧”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和个人际遇时的复杂心情。在灯下翻阅书籍,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既有对历史的深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当前落寞的感慨,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