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蓑五首(其一)

一蓑费几藤,南冈砺朝斧。

交加落翠蔓,制作类上古。

吾闻大泽滨,羊裘动世祖。

何如六尺蓑,灭迹芦花渚。

举俗无与同,天随梦中语。

今夜不须归,前溪正风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陈献章的《藤蓑五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以"一蓑费几藤"开篇,形象地展示了制作蓑衣的过程,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自然材料的珍贵。接下来,"南冈砺朝斧"进一步描绘了清晨劳作的场景,展现了农人的勤劳。

"交加落翠蔓,制作类上古"两句,通过翠蔓交织的细节,赞美了蓑衣的传统工艺,将其比作上古时代的产物,富有历史感。诗人引用"大泽滨,羊裘动世祖"的故事,将蓑衣与古代圣贤老子的隐逸形象相联系,赋予它更深的文化内涵。

然而,诗人更倾向于"六尺蓑"的生活方式,认为在芦花渚这样的僻静之地,穿上蓑衣可以与世俗隔绝,达到心灵的宁静。"举俗无与同,天随梦中语"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随性的理想境界。

最后,诗人以"今夜不须归,前溪正风雨"收尾,既是对当下生活的满足,也是对未来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情怀。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藤蓑五首(其四)

新蓑藤叶青,旧蓑藤叶白。

新故理则然,胡为浪忻戚。

扁舟西浦口,坐望南山石。

东风吹新蓑,浩荡沧溟黑。

须臾月东上,万里天一碧。

安得同心人,婆娑共今夕。

形式: 古风

漫题二首(其一)

日月逝不处,奄忽几华颠。

华颠亦奚为,所希在寡愆。

韦编绝《周易》,锦囊韬虞弦。

饥餐玉台霞,渴饮沧溟渊。

所以慰我情,无非畹与田。

提携众雏上,啼笑高堂前。

此事如不乐,它尚何乐焉。

东园集茅本,西岭烧松烟。

疾书澄心胸,散满天地间。

聊以悦俄顷,焉知身后年。

形式: 古风

和陶.归田园三首(其一)

我始惭名羁,长揖归故山。

故山樵采深,焉知世上年。

是名鸟抢榆,非曰龙潜渊。

东篱采霜菊,两渚收菰田。

游目高原外,披怀深树间。

禽鸟鸣我后,鹿豕游我前。

泠泠玉台风,漠漠圣池烟。

閒持一觞酒,欢饮忘华颠。

逍遥复逍遥,白云如我閒。

乘化以归尽,斯道古来然。

形式: 古风

和陶.归田园三首(其二)

高人谢名利,良马罢羁鞅。

归耕吾岂羞,贪得而妄想。

今年秋又熟,欢呼负禾往。

商量大作社,连村集少长。

但忧村酒少,不充侬量广。

醉即拍手歌,东西卧林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