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水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
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
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
洞庭山一抹,翠霭白云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的《过太湖》。翁卷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太湖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含历史感慨。首句“水跨三州地,苏州水最多”展现了太湖流域的广阔与苏州的独特地位。接着,“昔年僧为说,今日自经过”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通过僧人的讲述加上自己的亲身体验,增加了时空的维度。
“亡国岂无恨,渔人休更歌”则借古讽今,暗指历史上的兴衰变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的教训,即使眼前是美景,也应有所反思。最后两句“洞庭山一抹,翠霭白云和”,描绘了洞庭山在烟雾缭绕中与白云相融的景象,画面宁静而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太湖自然风光的赞美,又融入了历史沉思和个人情感,体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不详
一字灵舒。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初晴残湿在,众树碧光鲜。
幽鹭窥泉立,闲童跨犊眠。
依山知有寺,过水恨无船。
石路是谁作,姓名岩上镌。
省饮不成醉,牢愁将奈何。
晚烟云半杂,春雪雨相和。
巷湿人行少,空寒雁叫多。
凭栏思无极,怀古谩悲歌。
赋得拙疏性,合令纵迹赊。
相亲惟野客,所论是诗家。
听雨眠僧屋,看云立钓槎。
秋来有新句,多半为黄花。
袖中勋业拂云烟,笔底文章响涧泉。
已是贵为天下宰,不妨长作地行仙。
蚁浮玉友秋初熟,鹊报银河月正圆。
满引寿觞今夜看,相星重入太微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