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七夜火树犹辉,不外元宵光景;
二三更银簧迭奏,依然盛世清音。
这首诗描绘了十七夜迎灯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祥和。首句“十七夜火树犹辉”,以“火树”象征灯火辉煌,点明了夜晚的繁华景象,而“犹辉”二字则强调了灯光虽已入夜,却依旧璀璨夺目,营造出一种不夜城的氛围。接着,“不外元宵光景”一句,将此夜与元宵节相联系,暗示了这是一个充满欢庆气氛的特殊时刻。
第二句“二三更银簧迭奏”,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美妙。这里的“银簧”指的是乐器,可能是指笛子或类似的吹管乐器,其声音在夜深人静时分外悦耳,与灯火交相辉映,增添了节日的喜庆与和谐。而“迭奏”则表现了音乐的连续不断,仿佛整个夜晚都被音乐所包围,营造了一种盛世的清音,即在繁荣的时代里,音乐如同清泉般纯净、悠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十七夜迎灯时的繁华与美好,以及音乐带来的愉悦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欢乐与祥和的夜晚之中。
不详
灯市物华新,知大块多情,假我文章真出色;
梨园风景别,听阳春一曲,笑他弦管亦开花。
故事效豳风,恰此间禾稼登场,万象欢腾新福地;
高歌同郢雪,听几度梅花制曲,一声唱彻小春天。
闻蒲节凭吊何人?
只为曹娥溺水,屈子投江,由古思今,惟有孝女忠臣堪不朽观梨园莫学歹样,且看秦桧贼良,严嵩害善,有头无尾,哪见枭雄奸恶得完全?
亦要大班,有钱时方能做得;
何嫌小戏,居乡下莫去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