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送张守汉卿赴召

麦秀连云,桑枝重绿,史君佳政流传。

凤衔丹诏,来自九重天。

千里欢腾祖帐,棠阴外、多少攀辕。

津亭路,紞如五鼓,难驻邓侯船。

光华,家世事,门中列戟,圯上遗编。

况建炎勋业,图画凌烟。

此去朝端济美,看平步、两两台躔。

须知道,中兴盛治,主圣赖臣贤。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麦田连着云,桑叶再次繁茂,史君的善政广为流传。
凤凰口衔着红色的诏书,从天宫深处而来。
千里之地洋溢着喜悦,祖庙之外,人们纷纷牵车挽留。
渡口小路上,夜色如同五更鼓声,难以留住邓侯的归舟。
显赫的家族,家中插满了戟,还遗留着圯桥上的经书。
更何况是在建炎年间建立的功绩,被绘入了画像,永载史册。
这次离去,将要辅佐朝廷,步步高升,一同登上权力巅峰。
要知道,国家振兴盛世,全靠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大臣共同支撑。

注释

麦秀:形容麦田茂盛。
桑枝重绿:桑叶再次茂盛。
史君:指地方官员。
凤衔丹诏:比喻皇帝的圣旨。
九重天:指皇宫深处。
祖帐:古代出征或迎接时设置的帷帐。
攀辕:挽车拉住车辕,表示挽留。
津亭:渡口边的亭子。
紞如五鼓:形容夜深人静。
邓侯:对官员的尊称。
凌烟:古代宫殿名,用于绘制功臣像。
台躔:指朝廷官员的职位。
中兴盛治:国家复兴,政治清明。
主圣:圣明的君主。
臣贤:贤能的大臣。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李泉的作品,名为《满庭芳·送张守汉卿赴召》。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书卷气息和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麦秀连云,桑枝重绿,史君佳政流传。凤衔丹诏,来自九重天。"

开篇便描绘出一幅春日田园风光图,麦子成熟、桑叶繁茂,这是对和平年代的赞美。而"史君佳政流传"表达了诗人对于贤良政治家的敬仰。接着"凤衔丹诏"则是皇帝颁布命令的象征,其来源于天庭,显示出国家机制运作的庄严与神圣。

"千里欢腾祖帐,棠阴外、多少攀辕。津亭路,紞如五鼓,难驻邓侯船。"

诗人通过对远方家庭温暖场景的描绘,以及对道路艰辛的描述,表达了送别时的心情和对友人的祝愿。

"光华,家世事,门中列戟,圯上遗编。况建炎勋业,图画凌烟。"

这几句诗写出了一个家族的辉煌历史,以及其成就与文化传承。"建炎勋业"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功业或荣誉,而"图画凌烟"则显示了这些成就已经被记载并传颂。

"此去朝端济美,看平步、两两台躔。须知道,中兴盛治,主圣赖臣贤。"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朋友前程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国家中兴时期贤能之士所扮演角色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传承、个人情感和政治理想的交织,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与政治生活图景。

收录诗词(2)

李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丹桂尽开因思去岁从驾宴赏之盛

清跸当年从紫皇,绛霄丹桂进霞觞。

梦回犹记钧天奏,一族红云绕赭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书寓舍壁(其二)

沉阴未解雨濛濛,倚槛看山怯晓风。

睡起卖花声过尽,不知春色在壶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书寓舍壁(其一)

且卧元龙百尺楼,难忘江海一扁舟。

西山爽气助诗兴,忽有碧云生暮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仁实分柑仲躬饷碧泉各赋一绝(其二)

寂寞东篱嗅落英,渊明止酒任天真。

江州无复王弘惠,一斛葡萄赖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