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以茶易竹次韵

琅玕黝璧两清虚,不比山阴鹅换书。

花乳试烹应有味,龙孙新种未嫌疏。

轻身通气宜君饮,冒雪停霜称我居。

斜曲短长休更问,森罗万象已如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以茶易竹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茶与竹之间的关联,以及诗人对这种交换的审美感受。

首句“琅玕黝璧两清虚”,以“琅玕”(翠竹)和“黝璧”(黑色的玉)象征茶与竹的高洁与清雅,两者并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脱俗的氛围。“不比山阴鹅换书”则巧妙地将茶与竹的交换与古代文人雅士以鹅换书的典故相联系,暗示了茶与竹在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花乳试烹应有味,龙孙新种未嫌疏”两句,进一步描述了茶的品质和种植竹子的过程。通过“花乳”这一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茶水清澈甘甜的期待;“龙孙新种”则暗示了竹子的生长与新生,同时也暗含了对茶树培育的耐心与期待。

“轻身通气宜君饮,冒雪停霜称我居”两句,既是对茶的健康益处的赞美,也是对竹子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诗人认为,茶能让人身心愉悦,竹子则能在严寒中保持挺拔,两者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最后,“斜曲短长休更问,森罗万象已如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无论是茶的曲折生长还是竹的直立不屈,都是自然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一种和谐共生、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茶与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和换竹

此君风度不可无,禅老方翻贝叶书。

试遣酪奴相问讯,为邀青士看扶疏。

芳香雅称松江水,苍翠还宜长者居。

明月清风随处是,去来有分意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同院梅花(其一)

岁残万木冻如痴,聚窟飘香起玉肌。

韵胜自依山谷里,肤清偏称月明时。

且看雪后微微折,只怕风前细细吹。

蓬岛瑶池空入梦,不将清兴属芳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同院梅花(其二)

孤标无物可相宜,浅浅娇黄点素肌。

曾向扬州动诗兴,不劳杜宇啭芳时。

高情已与云为友,冷艳仍愁雪共吹。

自笑刚肠如铁石,难陪徐庾赋南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同院梅花(其三)

清真淡薄正相宜,肯使赪容透玉肌。

自倚怀冰难受染,何妨凌雪独先时。

烟迷远树依稀见,风度回塘取次吹。

闻说江南春信早,凭君折取最繁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