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同陈澄江张梦麟城壕泛月

森爽秋逢三五中,霜天云物坐来空。

河灌百川还小艇,寺藏荒野亦疏钟。

客啸忽闻清唳雁,月圆真讶吐珠龙。

疑君与我皆仙骨,身世何须更挂胸。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在城壕泛舟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深邃的情感。

首联“森爽秋逢三五中,霜天云物坐来空”,以“森爽”形容秋日的清爽,点明了时节与氛围。中秋之夜,月圆人静,霜天云淡,诗人独坐舟中,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空灵。

颔联“河灌百川还小艇,寺藏荒野亦疏钟”,运用对比手法,将广阔的河流与小艇、荒野中的寺庙与稀疏的钟声相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客啸忽闻清唳雁,月圆真讶吐珠龙”,通过“客啸”与“清唳雁”的声音交织,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神秘的意境。月圆之夜,仿佛连大自然都为之动容,诗人惊讶于月光下仿佛龙吐珠般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尾联“疑君与我皆仙骨,身世何须更挂胸”,诗人似乎在与友人对话,表达了对彼此之间超凡脱俗情谊的感慨。在这样的夜晚,世俗的烦恼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诗人与友人共享这份超然的喜悦,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和张尚书甬川新修池亭奉母登憩作

圣朝耆旧位登三,彩服公余乐更堪。

东洛抚师双玉节,西园奉母一茅庵。

春晖映处花侵户,冬笋成时竹上檐。

闻道闲居新作赋,承欢养性此能兼。

形式: 七言律诗

赠蒋璞山封君

早游乡校已知名,曾与宾兴听鹿鸣。

修行明经为博士,夏弦春诵课诸生。

官无鼎食千钟愿,老有乡国十亩情。

更笑嬴金何所用,仙郎作吏比冰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赠张通政

五湖舟楫是家居,箧里惟携老氏书。

几日陆沉门下省,一生心迹海东渔。

宾常满座嫌犹少,行不赍粮任所如。

阳羡山灵相望久,独能无意命巾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用韵自述

南村北郭任吾居,懒散何心更著书。

小酌或能称酒隐,直钩聊复事溪渔。

童时篆刻堪为笑,病后形骸渐不如。

若道猖狂今又甚,穷途犹自未回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