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

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

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

夜集类饥鸟,晨光失相依。

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

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琴弦奏响离别的旋律,华丽的灯火略显暗淡。
景物并无不同,只是人心中涌动着离别的哀愁。
旅途还未结束,时光却悄然流逝。
秋桐落叶飘零,寒露中大雁南飞。
远方的游子心中充满遗憾,送别的人期盼着早日回归。
夜晚聚会如饥饿的鸟儿,清晨的阳光不再相伴。
马蹄印在河川边,鸿雁的书信带回闺阁。
常常担心亲朋好友的阻隔,独自前行让我忧虑重重。

注释

朱弦:比喻琴声。
离别:分离、告别。
华灯:华丽的灯笼。
少光辉:显得暗淡。
人心:人的内心。
顾将违:即将违背、分离。
客程:旅途。
岁华:岁月。
秋桐:秋天的梧桐树。
新雁:刚来的雁群。
远游:远行。
重恨:深深的遗憾。
夜集:夜晚的聚会。
相依:相互陪伴。
马迹:马蹄印。
闺闱:女子的居所。
亲朋:亲人朋友。
虑非:忧虑不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秋夜中的送别情景。开篇“朱弦奏离别,华灯少光辉”立即设定了悲凉的氛围,琴声与昏暗的灯火共同营造出一种分手时难免的情感低落。“物色岂有异,人心顾将违”则表达了诗人对周遭环境和内心世界变化的感受,虽物是人非,但人的心境却因即将发生的离别而变得复杂。

“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透露出旅途尚长,而时光飞逝,岁月匆匆,使得送别之情更加沉重。"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则是用自然景象来映衬这种离愁,秋天的桐叶和寒冷的露水以及远去的大雁,都让人感到凄清。

“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深切惆怅,以及送别之人的不舍。"夜集类饥鸟,晨光失相依"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无依的感觉,夜晚的鸟儿聚集而不得温暖,清晨的阳光也无法带来希望。

“马迹绕川水,雁书还闺闱”则写出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深,连远行者的马足印记和传递信息的鸿雁都成了思乡的媒介。"常恐亲朋阻,独行知虑非"最后表达了对未来重逢旧友之可能性的担忧,以及独自前行时内心的不安与不易。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境,展现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情感世界的丰富性,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的飘泊生活以及对友谊和故土的深切眷恋。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大梁送柳淳先入关

青山辗为尘,白日无闲人。

自古推高车,争利西入秦。

王门与侯门,待富不待贫。

空携一束书,去去谁相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大隐坊.赵记室俶在职无事

卑静身后老,高动物先摧。

方圆水任器,刚劲木成灰。

大道母群物,达人腹众才。

时吟尧舜篇,心向无为开。

彼隐山万曲,我隐酒一杯。

公庭何所有,日日清风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大隐坊.崔从事郧以直隳职

古人留清风,千载遥赠君。

破松见贞心,裂竹见直文。

残月色不改,高贤德常新。

家怀诗书富,宅抱草木贫。

安得一蹄泉,来化千尺鳞。

含意永不语,钓璜幽水滨。

形式: 古风

大隐坊.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

饮君江海心,讵能辨浅深。

挹君山岳德,谁能齐嵚岑。

东海精为月,西岳气凝金。

进则万景昼,退则群物阴。

我欲荐此言,天门峻沈沈。

风飙亦感激,为我飕飗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