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芭蕉自作抽书样,不与行人寄短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芭蕉叶子自然地呈现出书卷的样子,仿佛在独自展示着它的形态,而不是被用来寄托行人的离愁别绪。诗人赵希㑂通过这简洁的诗句,暗示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也有其独特的语言和情感,而人类的情感并不总是必需通过文字或信件来传达。芭蕉的独立与无情,反衬出人们对于分离和思念的敏感与无奈。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含蓄之美。
不详
鸥聚情方洽,如何又别离。
盍簪无甚乐,判袂觉凄其。
有约常逾岁,相逢未有期。
登临閒散处,怅望日轮西。
止泓清而明,如彼秋月满。
以此观我心,澄源斯近本。
无数桃花傍水栽,水边新架佛亭台。
不因桥畔僧相接,只道玄都观里来。
山县浑如野客家,游蜂数点趁朝衙。
簿书押了无公事,小吏呼来扫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