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兄德观父与集同出荣州府君宋亡隐居不仕而殁集来吴门省墓从外亲临邛韩氏得兄遗迹有云我因国破家何在君为唇亡齿亦寒不知为谁作也抚诵不觉流涕因足成一章并发其幽潜之意云

我因国破家何在,君为唇亡齿亦寒。

南渡岂殊唐社稷,中原不改汉衣冠。

温温雨气吞残壁,泯泯江潮击坏栏。

万里不归天浩荡,沧波随意把渔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名为《从兄德观父与集同出荣州府君宋亡隐居不仕而殁集来吴门省墓从外亲临邛韩氏得兄遗迹有云我因国破家何在君为唇亡齿亦寒不知为谁作也抚诵不觉流涕因足成一章并发其幽潜之意云》。全诗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家族命运的感慨。

首联“我因国破家何在,君为唇亡齿亦寒”直接点明了国家灭亡后个人命运的悲惨,如同唇亡齿寒,暗示了家族乃至整个社会的动荡与衰败。颔联“南渡岂殊唐社稷,中原不改汉衣冠”则将宋朝的南渡与唐朝的兴衰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同时也暗含了对中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颈联“温温雨气吞残壁,泯泯江潮击坏栏”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个人命运的困顿。尾联“万里不归天浩荡,沧波随意把渔竿”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心却永远向着故土,渴望回归却又难以实现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家族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兴庆宫朝退次韵袁伯长见贻是日上加尊号礼成告谢集即东出奉祠斋宫

翠盖重重宝扇斜,从官穿柳散慈鸦。

过宫路远纡天步,上寿杯深阁雨花。

玉贯两虹通象锦,衣成五綵鍊云霞。

奉祠东出蓬莱道,春水凫鹥踏汉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游冈子原呈王学士

冈子原头春色浓,小车晨出看东风。

雨馀林润人乌好,日煖沙平我马同。

西引峰峦来座上,东瞻楼阁起天中。

咏归莫作匆匆晚,傥解相逢击壤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李秋谷平章小车诗

雪晴宫草隐晴沙,相国朝天试帝车。

班马昼移温室树,鸣鸾晨度掖垣花。

搴帷每命贤俱载,趣驾频烦使至家。

此日龙门谁执御,拥经正履侍金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寄元复初

黄梁梦觉人千里,白璧归来月一缸。

尊酒几时忘北海,束书无路到东窗。

卧龙宛宛冰生壑,飞鹤翩翩雪洒江。

无限心期总寥落,秋风烟树引归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