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赠郭幼隗(其二)》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一首赠别诗。诗中以一匹出自大宛的劣马自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驽马出大宛,絷之在汉闼”描绘了劣马出身于大宛,被羁绊在汉地的情景,暗喻诗人虽身在异乡,却心系故土。接着“长鸣眷西极,万里走空阔”两句,通过劣马的长鸣与远行,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
“物老德不称,筋衰力先夺”则借劣马年老力衰,比喻诗人虽怀才不遇,但依然坚守自我,不改初心。“繁阴盛淫雨,修途泞不达”描绘了恶劣的环境,象征着诗人所处的艰难处境,以及前路的迷茫与阻隔。
“侧首见骅骝,尘中问饥渴”一句,通过劣马在尘埃中询问骏马的饥渴,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知音,得到理解与支持的心愿。“言恋父母国,已恐贰师拔”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担心自己是否会被误解或抛弃。
最后,“踟蹰立长坂,泪杂沟中沫”描绘了诗人站在长坡上,泪水与沟中的水混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苜蓿未可希,生刍欲归秣”则以希望得不到实现,只能回到故乡喂养马匹,隐喻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与对未来回归故土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比劣马与骏马的形象,以及对环境、情感的细腻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