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题亳州武津关

忆谯都风物,飞一梦,过千年。

羡百里溪程,两行堤柳,数万人烟。

伤心旧家遗迹,谩斜阳,流水接长天。

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泪眼潸然。

行藏好向故人传,椽笔舞蛮笺。

总纠纠貔貅,秋风江上,高卧南边。

功名笑谈尊俎,问锦江何必上楼船。

他日武津关下,春风骄马金鞭。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元代张弘范的《木兰花慢·题亳州武津关》是一首怀古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谯都(亳州)昔日风物的回忆,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

"忆谯都风物,飞一梦,过千年",开篇以梦境起笔,跨越千年的时空,展现出亳州往昔的繁华景象。接着,诗人描绘了"百里溪程,两行堤柳,数万人烟"的生动画面,展现了亳州的自然风光与人口繁盛。

"伤心旧家遗迹,谩斜阳,流水接长天",诗人触景生情,感叹昔日家族荣耀已成遗迹,只剩下夕阳下的流水和无尽的天空,流露出淡淡的哀伤和失落。

"冷落故祠香火,白云泪眼潸然",进一步渲染了祠堂的荒凉,仿佛连白云也为之动容,泪水涟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伤。

下半部分,诗人借典故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行藏好向故人传,椽笔舞蛮笺",表明自己虽身在南边,但仍心系朝廷,期待能有所作为。"总纠纠貔貅,秋风江上,高卧南边",以猛兽比喻军队,表达自己指挥若定的豪情。

最后,诗人以"功名笑谈尊俎,问锦江何必上楼船"收尾,表示自己并不追求表面的功名,而是淡然处世,暗示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当下的自得。

整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个人的抱负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的胸襟和情怀。

收录诗词(148)

张弘范(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初期重要将领,名将张柔第九子,曾参加过襄阳之战,后跟随元帅伯颜南下攻打南宋,是忽必烈灭宋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曾击败南宋将领文天祥与张世杰,官居江东道宣慰使,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器重。至元十七年(1280年)正月十日病死,时年四十三岁。元世祖赠予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予谥武烈。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加赠推忠效节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齐国公,改谥忠武。元仁宗延祐五年(1319年),加赠“保大功臣”,加封淮阳王,予谥献武

  • 字:仲畴
  • 籍贯:易州定兴
  • 生卒年:1238年—1280年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征南三首(其一)

混鱼龙人海,快一夕,起鹍鹏。

驾万里长风,高掀北海,直入南溟。

生平许身报国,等人閒、生死一毫轻。

落日旌旗万马,秋风鼓角连营。

炎方灰冷已如冰,馀烬淡孤星。

爱铜柱新功,玉关奇节,特请高缨。

胸中泠然冰雪,任蛮烟瘴雾不须惊。

整顿乾坤事了,归来虎拜龙庭。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征南三首(其二)

功名归堕甑,便拂袖,不须惊。

且书剑蹉跎,林泉笑傲,诗酒飘零。

人间事、良可笑,似长空、云影弄阴晴。

莫泣穷途老泪,休怜儿女新亭。浩歌一曲饭牛声。

天际暮烟冥,正百二河山。一时冠带,老却升平。

英雄亦应无用,拟风尘、万里奋鹏程。

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征南三首(其三)

乾坤秋更老,听鼓角,壮边声。

纵马蹙重山,舟横沧海,戮虎诛鲸。

笑入蛮烟瘴雾,看旌麾、一举要澄清。

仰报九重圣德,俯怜四海苍生。一尊别后短长亭。

寒日促行程,甚翠袖停杯。红裙住舞,有语君听。

鹏翼岂徒高举,卷天南地北日升平。

记取归来时候,海棠风里相迎。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满江红.襄阳寄顺天友人

奔驿南来,拥貔貅,且趋江右。

良自愧,劣才微渺,圣恩洪厚。

万里长江今我有,百年坚壁非他守。

看虎牙,飞上万山头,诛群丑。风雨梦,乡关友。

南北事,君知否。寄一缄梅信,小春时候。

夜静戟门严鼓角,月明莲幕閒诗酒。

怕故人,相忆问归期,平蛮后。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