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可和尚游雁宕

灵运平生屐,如何一瘦藤。

夕阳红叶寺,秋雨白头僧。

阅世三兵火,传心几佛灯。

讵罗还记我,曾向此山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谢灵运一生喜爱游历,为何如今只有一条瘦藤相伴。
夕阳映照着红叶寺庙,秋雨中老僧白发苍然。
他经历过世间战火洗礼,心中却只有佛灯指引。
难道还记得我吗,曾在这座山上攀登过。

注释

灵运:谢灵运,南朝诗人。
平生:一生。
屐:木屐,古代一种鞋。
瘦藤:形容藤杖细瘦。
夕阳:傍晚的太阳。
红叶寺:寺庙,红叶象征秋天。
秋雨:秋季的雨水。
白头僧:年老的僧人。
阅世:经历世事。
三兵火:泛指战争。
传心:心灵传承。
佛灯:佛教象征智慧和引导。
讵罗:岂能,难道。
记:记得。
曾:曾经。
此山:这座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森所作的《送行可和尚游雁宕》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对友人行脚僧人可和尚即将游历雁荡山的场景。诗人以谢灵运的履迹为引,感叹可和尚的旅途将不再有华丽的装饰,而是一双瘦藤草鞋陪伴。夕阳映照着红叶满寺的秋景,秋雨中可见可和尚白发苍苍的形象,增添了岁月与修行的沧桑感。

"夕阳红叶寺"一句,色彩鲜明,渲染出寺庙在傍晚时分的宁静与诗意;"秋雨白头僧"则通过对比,表现出可和尚历经世事后的淡泊与智慧。接下来的"阅世三兵火,传心几佛灯",暗指可和尚饱经世间战火洗礼,但内心依旧坚定如佛灯般照亮前行之路。

最后两句"讵罗还记我,曾向此山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希望可和尚在游历中能忆起与自己的过往,以及对彼此友谊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历程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29)

翁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日书怀

孤坐衲蒙头,岩扉花竹幽。

山明云罢雨,天迥月悬秋。

煮茗猿分饮,藏蔬鼠或偷。

道人方睡去,梦入五台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寄怀吕六松

西风吹薄暝,万叶赋秋声。

高鹄云边少,孤蝉雨后清。

年光凄短思,世态重离情。

石壁沧洲阔,休寒白鹭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四时读书乐(其二)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形式: 古风

四时读书乐(其四)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太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