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其二)

尺书来讯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

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

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军储仰屋愁。

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则徐所作,名为《张仲甫舍人闻余改役东河以诗志喜因叠寄谢武林诸君韵答之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尺书来讯汴堤秋,叹息滔滔注六州”,以“尺书”开篇,暗示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件,内容关乎秋季的汴堤景象,引发深沉的叹息,感叹洪水泛滥,影响到了六个州县。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连,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

颔联“鸿雁哀声流野外,鱼龙骄舞到城头”,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情感。鸿雁哀鸣,鱼龙在城头嬉戏,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鸿雁的哀鸣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不安,而鱼龙的“骄舞”则可能寓意着某些势力的得意忘形,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颈联“谁输决塞宣房费,况值军储仰屋愁”,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局的忧虑。决塞宣房费指的是治理黄河水患的费用巨大,而“军储仰屋愁”则表明军粮储备紧张,民生艰难。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国家财政困难和军事压力的深切关注。

尾联“江海澄清定何日,忧时频倚仲宣楼”,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和平与安定的渴望。在经历了动荡之后,人们都希望有一个安宁的日子。诗人倚靠在仲宣楼旁,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时局的无奈和忧虑。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沉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喜桂丹盟超万擢保定同知寄贺以诗并答来书所询近况即次见示和杨雪原韵二首(其一)

枳棘频年厄凤鸾,直声今果报迁官。

有人门上嗟生莠,从此河干重伐檀。

鹰隼出尘前路迥,豺狼当道惜身难。

头衔冰样清如许,露冕从容父老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喜桂丹盟超万擢保定同知寄贺以诗并答来书所询近况即次见示和杨雪原韵二首(其二)

秦台舞罢笑孤鸾,白发飘零廿载官。

半道赦书惭比李,长城威略敢论檀。

石衔精卫填何及,浪鼓冯夷挽亦难。

我与波斯同皱面,盈盈河渚带愁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程玉樵方伯德润饯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次韵奉谢二首(其一)

短辕西去笑羁臣,将出阳关有故人。

坐我名园觞咏乐,倾来佳酝色香陈。

开轩观稼知丰岁,激水浇花绚古春。

不问官私皆护惜,平泉一记义标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答王子寿柏心

太息恬嬉久,艰危兆履霜。

岳韩空报宋,李郭或兴唐。

果有元戎略,休为谪宦伤。

手无一寸刃,谁拾路傍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