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自然表白大师(其三)

常感真公传隐诀,每言凡骨是仙材。

他时载挹浮丘袂,直在昆峰十二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此诗《赠自然表白大师(其三)》由宋代文彦博所作,通过诗句表达对自然表白大师的敬仰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师修为的高度评价。

首句“常感真公传隐诀”,以“真公”指代自然表白大师,表达了诗人对其传授隐居之道的深切感激之情。这里的“隐诀”不仅指隐居之法,更蕴含着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智慧。

次句“每言凡骨是仙材”,则进一步赞扬了大师对于平凡之身有着非凡见解,认为普通人的肉体亦能成为成仙的材料,暗含着对大师独特思想境界的推崇。

后两句“他时载挹浮丘袂,直在昆峰十二台”,运用了典故和想象,将大师比作传说中的仙人浮丘,暗示大师的修为已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时,“昆峰十二台”作为背景,既描绘出壮丽的山川景象,也象征着大师所在之地的神圣与高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表白大师的赞美,不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对高尚人格和卓越智慧的敬仰。文彦博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形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展现出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收录诗词(454)

文彦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益利路承受梁供奉回京

二星同入蜀,三岁复还台。

秋晚华轩去,江滨祖席开。

归途虽日远,别酒任山颓。

思渥迎知厚,当朝重使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雷简夫自辰溪还除国子博士盐铁判官以书见谢并寄杜鹃鸟一只偶成二章答之(其一)

学省新开用退之,阳城司业定相知。

休思杜曲仙乡隐,好献元和圣德诗。

三部共推盐铁论,五溪曾制虎貔师。

济源处士功成后,始信书生善出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