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韩琦所作的《庚戌秋分》诗,描绘了秋分时节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深沉的季节感和淡淡的忧郁。
首联“淅淅风清叶未凋,秋分残景自萧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风轻拂、落叶未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秋分之后,自然界的景象开始呈现出萧瑟之态,诗人通过“自萧条”三字,将这种由内而外的凄凉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颔联“禾头无耳时微旱,蚊嘴生花毒渐消”,进一步深化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现象。在轻微干旱的环境下,稻谷尚未成熟,而蚊虫的毒性也逐渐减弱,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着秋季特有的宁静与平和。
颈联“钱迸嫩苔陈阁静,字横宾雁楚天遥”,则转向对静态景物的描写。嫩苔在静谧的阁楼中蔓延,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而远处的天空中,大雁一字排开,飞向遥远的南方,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也蕴含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思念。
尾联“西园宴集偏宜夜,坐看圆蟾过丽谯”,收束全诗,将情感引向更深的层次。在西园的宴会上,夜晚的圆月格外引人注目,它不仅照亮了宴会的场景,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月光下的丽谯(高大的城楼)似乎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分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秋日画卷,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淡淡的忧愁与对过往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