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朱长春的《春晓归云庵留题》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的山中景象。首句“细草迷岩路”写出了山路被青草覆盖,路径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展现出山野的静谧与生机。次句“平田带寺门”则点出寺庙坐落在开阔的田野边,环境宁静而开阔。
“春风游客少”暗示了春天虽美,但游人稀疏,更显山中的清寂。接下来,“宿鸟见人喧”通过描写宿鸟因人的出现而发出声响,反衬出人迹罕至的静谧。诗人独自在“山翠”环绕的环境中静坐,欣赏“花红落小轩”的景象,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惬意。
最后两句“清幽惬所好,况对道林言”,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静、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与道林(可能指道友或僧侣)交谈的愉快。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山中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