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歌

君不见南江老龙夜不眠,令我破屋开青天。

千岩倒壁卷角上,一榻却在洪涛前。

又不见江头古木一尺围,猿猱接手悬高枝。

雨中寒芦披靡去,天际风帆先后归。

陈生故是可怜人,笔虽未到心已亲。

南村北村渴欲死,怪此一室无纤尘。

郑虔祁岳不解奇,韩干画马空多肥。

万里咫尺君得之,更看湘江雷雨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山水图歌》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

诗中以“南江老龙”和“江头古木”的形象,营造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老龙夜不能寐,仿佛在呼唤着破晓的曙光,其声音穿透了诗人破旧的屋舍,将青天撕开一道裂缝。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光明的渴望。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一幅更为细腻的画面:古木环绕,猿猱攀爬,雨中的寒芦随风摇曳,远处的风帆在天际缓缓归来。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动态的自然世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陈生的同情与敬意,认为他虽然未能直接描绘出山水之美,但其心灵深处对美的感知与追求,已经超越了技艺本身。这种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性深刻的理解。

最后,诗人以“万里咫尺君得之,更看湘江雷雨垂”收尾,既是对陈生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赞美。这句话意味着即便是在咫尺之间,也能感受到万里的辽阔与壮丽,而湘江雷雨的景象,更是自然力量与美的极致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人性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融。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庚寅年正旦郡中客次作

晓霜挟雾入寒厅,四座伊优不暂停。

剩欲禅房作新岁,念无馀沥到空瓶。

诙谐与世聊从俗,啸傲他年可乞灵。

更为旁人住俄顷,坐间愁杀两螟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题李伯时维摩画像图

老松搀天四无壁,小庵不劳容一室。

野竹入户芭蕉肥,下有无言病摩诘。

文殊妙对亦未真,身如浮云那得亲。

惊倒同行问话人,彼上人者何所云。

龙眠好事笔有神,不避世间狐兔群。

扫渠胸中千斛尘,多口阿师闻不闻。

形式: 古风

遣怀三首(其一)

何山不堪隐,何家不可居。

古来子华门,亦着荷畚夫。

荒田脱积雨,未免供晚租。

今日视昨日,但见有不如。

故人劝加餐,老亲怜嗜书。

宁知毛锥子,不可一日无。

形式: 古风

遣怀三首(其二)

秋风袭残暑,忽过江上林。

旦日扶杖来,不见十亩阴。

蔬畦甚寂寞,亦受霜雪侵。

念此不常好,如我宿昔心。

涛头落崩岸,野鸟助讴吟。

潜鱼着沙底,避网冬更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