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患疾病、喜好隐居的诗人,其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多病岩栖懒性宜”,点明了诗人因病而选择隐居山岩,这种生活方式正符合他懒散的天性。接着,“更无一事扰思惟”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没有任何事物能打扰他的思考。
“有时睡起聊开卷,直到饥来始问炊”,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闲暇时阅读书籍的情景,直到感到饥饿才开始准备食物,体现了他生活的随性和自在。这样的生活状态,既反映了诗人对物质需求的淡泊,也暗示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入户朝霞铺锦绣,盈阶秋月浸玻璃”,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早晨的朝霞如同织就的锦绣,夜晚的秋月则仿佛浸透了玻璃,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美好。
最后,“道人生计随时足,不是同心肯说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人生的满足在于随遇而安,只有真正理解并认同这种生活哲学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和领悟到其中的真谛。这不仅是对自身生活的总结,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