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二首(其一)

华月满林壑,空山有夜春。

打门僧识我,竟不问何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宁静与和谐。首句“华月满林壑”以“华月”点明了月色之盛,满溢于林间山谷之中,营造出一种明亮而静谧的氛围。接着“空山有夜春”一句,通过“空山”与“夜春”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夜晚山中的寂静,也暗示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意,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打门僧识我”描绘了一个僧人前来拜访的情景,这里的“识我”不仅仅是认识,更蕴含着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和理解。这表明来访者(即诗人)与僧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或许他们共同追求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最后一句“竟不问何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纯粹性。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僧人并未询问诗人的身份,而是直接进入了对话或共处的状态,这既体现了僧人的慈悲与包容,也反映了诗人与僧人之间超越世俗的身份认同,达到了心灵的契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月夜下的禅意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超越言语的深刻连接。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夜二首(其二)

万壑月无声,幽人独自立。

嗾犬吠空林,嫌山太枯寂。

形式: 五言绝句

过伯蕃即事

自扫空庭一夜花,坐移槐树绿阴斜。

炉边此夕添佳话,风堕枯枝凑煮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登岭感兴

夜霁春皆好,入幽山自深。

吠声村犬接,敲句野僧吟。

钓泽羊裘志,编诗甲子心。

古人属百世,此意到如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见打鱼者漫与

此辈易为侣,嗟余只一身。

结花为老友,对月共三人。

力少耕田秫,童无捲钓纶。

不如逐渔子,交手数鲜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