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情且带有仙境色彩的离别之情。"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设定了一个超脱凡尘、久居仙界的女性形象,她在人间的回忆已是遥远的过去。"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则透露出诗人对这位巫山女所弹奏曲调的深情留恋,这十三弦很可能指的是古筝的十三根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表达了即使是痛苦的情感也难以完全表达,而这份深情更是在心头盘旋,不愿意也不好意思说出口。"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诗人在万重的云雾与流动的江水中沉浸于对巫山女的思念之中,并且在这清晰的月光之下,这份思念变得尤为强烈。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那种跨越尘世与仙界的情感纽带。白居易以其独特的才华,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转化为流畅优美的文字,让读者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沉而又缥缈的思绪。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笙歌旖旎曲终头,转作离声满坐愁。
筝怨朱弦从此断,烛啼红泪为谁流。
夜长似岁欢宜尽,醉未如泥饮莫休。
何况鸡鸣即须别,门前风雨冷脩脩。
九烛台前十二姝,主人留醉任欢娱。
翩翻舞袖双飞蝶,宛转歌声一索珠。
坐久欲醒还酩酊,夜深初散又踟蹰。
南山宾客东山妓,此会人间曾有无。
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亦二年。
剑佩晓趋双凤阙,烟波夜宿一渔船。
交亲尽在青云上,乡曲都抛白日边。
若报生涯应笑杀,结茆栽芋种畬田。
谢家别墅最新奇,山展屏风花夹篱。
晓月渐沈桥脚底,晨光初照屋梁时。
台头有酒莺呼客,水面无尘风洗池。
除却吟诗两闲客,此中情状更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