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所作的偈颂,主题围绕着对至人(修行达到极高境界的人)的赞美和理解。"至人变化,体妙难名"表达了至人超然于常人,其身心状态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神秘与深奥。"去来不以象,动静不以形"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的行动不受世俗形式的束缚,出入无形,动静无声。
"通途自寥邈,何处不称尊"意味着他们行走的道路虽然深远而寂静,但在任何地方都受到尊敬,因为他们内在的修为超越了一切。最后两句"更无一法可当情,直踏毗卢顶上行",表达了至人的情感无需借助任何方法来表达,他们可以直接进入最高的精神境界,如同直接踏在佛教象征宇宙心的毗卢顶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象征和隐喻,赞扬了至人的超凡脱俗和精神自由,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