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五仰诗五首(其三)》,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仰慕以及向往仙境却面临困难的感慨。首句“我所仰兮在泰山”,直接抒发了对泰山的崇敬之情,泰山象征着崇高和伟大。接着,“侧身东望阻齐关”描绘了诗人向东遥望,却被齐国关隘所阻的无奈,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南有龟蒙东肃然”一句,提到南边的龟蒙山和东边的肃然景色,可能寓言着更远的仙境,仙人赠予的“绿琼丹”则象征长生不老的仙药,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招我东游扶桑间”进一步深化了对仙境的想象,扶桑是古代神话中的海外仙山,诗人渴望追随仙人前往。然而,“我欲从之途路艰”揭示了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困苦,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两句“东望河济涕潺湲”,以河水的流淌声作结,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也寓言了人生的坎坷,泪水伴随着潺潺的河水,增添了诗的悲凉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泰山、仙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与现实中困境的对比,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