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渊关白云寺

翠竹苍梧高百寻,虎溪径转六桥深。

穿云石磴晴犹湿,碍日松梢午亦阴。

坐对飞泉溅落叶,听残夕梵彻寒林。

津头谁是忘机者,柔橹轻舠晓夜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吴履泰的《游渊关白云寺》描绘了一幅幽深宁静的山寺景象。首句“翠竹苍梧高百寻”,以挺拔的翠竹和苍梧树烘托出寺庙所在环境的高洁与深远。次句“虎溪径转六桥深”,通过“虎溪”和“六桥”的意象,暗示了路径曲折,寺宇隐藏在山水之间,显得深邃而神秘。

“穿云石磴晴犹湿,碍日松梢午亦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径的险峻和松林的茂密。石磴穿云,即使在晴天也带着湿润,可见山势之陡峭;松枝遮天蔽日,即使是中午,阳光也无法直射,营造出一种清凉阴暗的氛围。

“坐对飞泉溅落叶,听残夕梵彻寒林”则转向了寺内的景象,诗人静坐倾听飞泉溅落落叶的声音,感受到傍晚时分寺庙内传来的梵音,回荡在寂静的寒林中,增添了禅意与宁静。

最后,“津头谁是忘机者,柔橹轻舠晓夜心”以疑问收束,诗人询问在这清幽之地,谁能超脱世俗,忘却机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寺中修行者的敬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白云寺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

收录诗词(3)

吴履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雍门村

落日彭城上,秋原多古人。

有怀孟尝客,言访雍门村。

飒飒风动树,悠悠樵负薪。

焉知墓中骨,气压东西秦。

无弦发哀弹,千载声如闻。

寄谢弹铗子,三窟徒纷纭。

形式: 排律

谒仲子庙

仲氏遗村古,祠堂济水阴。

结缨千载志,负米一生心。

斜日聊扪碣,清飙乍拂镡。

车裘非我有,此义到于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鹦鹉

飘零绿羽向秋阴,风雨时能惠好音。

老去诗篇多错落,闲来佛语费沉吟。

十年庑下高人迹,万里秦山故国心。

惆怅云霄空有志,病躯拟共息长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即事呈沧洲师(其一)

百折孤忠奉至尊,黄杨闰后厄还存。

臣心似水甘分谤,天语如雷敢负恩。

直恐汉廷成党祸,重教楚泽有冤魂。

三吴父老频遮道,圣世何烦叫九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