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土坡上一片大麻,有郎的深情留下。有郎的深情留下,盼望郎来的步伐。
土坡上一片麦田,有郎的爱意缠绵。有郎的爱意缠绵,盼望郎再来野宴。
土坡上一片李林,有郎的真情爱心。有郎的真情爱心,他赠送佩玉晶莹。

注释

麻:大麻,一年生草本植物,皮可绩为布者,古时种植以其皮织布做衣,子可食。
留:一说停留、留住之留;一说指刘姓;一说为借“懰”,美好之意。
子嗟:人名。
一说对那个男子的尊称。
将:请;愿;希望。
施:施予,帮助,有恩惠、惠予之意。
一说慢行貌,一说高兴貌。
子国:人名。
诗中子嗟、子国、之子与《鄘风·桑中》之所言“孟姜”“孟弋”“孟庸”同一手法,均是刘氏一人数名。
一说“子国”为“子嗟”父,“之子”即子嗟。
又说“嗟、国”皆为语气助词。
食:吃饭。
贻:赠。
佩玖:佩玉名。
玖,次于玉的黑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与收获的景象,通过对比丘间作物的不同处理方式,展现了古人生活的丰实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的“麻”、“麦”、“李”代表着不同的农产品,“嗟”、“施施”、“国”、“食”、“玖”则分别表达了收获后的不同情感与用途。

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人运用了重复的句式,如“丘中有麻,彼留子嗟。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这样的结构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美,也使得整首诗更加流畅、和谐。

此外,这种写作手法也体现出了古代农耕文化中对自然循环与劳动成果的尊重。通过对丘间作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对土地的依赖和对生活美好的一种期待,也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文化与情感的寄托,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国风.郑风.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形式: 四言诗

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踰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踰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形式: 四言诗

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

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

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形式: 四言诗

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