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四十一弟归自豫章

老病罢搜句,空对秋月明。

寂寥天宇迥,惨慄夜气清。

松门委馀照,萧散此閒行。

归来坐庭除,浊酒聊自倾。

但喜亲爱会,岂谓赏心并。

回思故园夜,恻怆独缄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因年老体衰不再苦寻佳句,空对着明亮的秋月。
寂静的天空辽阔无边,夜晚的寒气让人感到凄清。
松木门边余晖尚在,我悠闲地漫步其中。
回到家中坐在庭院,随意倒上一杯浊酒。
只欣喜能与亲人相聚,哪想得到还有赏心乐事。
回想故乡的夜晚,内心充满悲伤,独自隐藏情感。

注释

老病:年老体衰。
罢:停止。
秋月:明亮的秋季月亮。
明:明亮。
寂寥:寂静。
迥:辽阔。
惨慄:凄清。
夜气:夜晚的寒气。
松门:松木门。
委:留下。
馀照:余晖。
萧散:悠闲。
閒行:闲逛。
庭除:庭院。
浊酒:劣质的酒。
亲爱:亲人。
会:相聚。
赏心:令人愉快的事。
并:一起。
故园:故乡。
恻怆:悲伤。
独缄情:独自隐藏情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节时的愁怀之情。开篇即写“老病罢搜句,空对秋月明”,表达了诗人因年迈多病而难以提笔作诗,只能空对着明亮的秋月发呆。这两句透露出诗人晚年的哀愁与无奈。

接着,“寂寥天宇迥,惨慄夜气清”进一步渲染了夜深人静、寒风凛冽的氛围,使人感到一种萧瑟凄凉之感。这里的“寂寥”和“惨慄”都是用来形容环境氛围的词,增添了一种孤独和悲凉的情绪。

“松门委馀照,萧散此閒行”则是描写诗人在夜晚漫步于松林之间,只有月光洒落,自己却无所事事地闲逛。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摹,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心境。

“归来坐庭除,浊酒聊自倾”表达了诗人归家后,只能借助浊酒来慰藉自己的寂寞之情。这里的“坐庭除”和“浊酒”都是表现诗人闲寂生活的一种写法。

“但喜亲爱会,岂谓赏心并”则转折出一丝温暖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与珍视。尽管身处孤独,但只要有亲人相聚,就能感到一种心灵的慰藉。

最后,“回思故园夜,恻怆独缄情”则是诗人在中秋之夜,对远方故土和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这里的“恻怆”形容了诗人的复杂感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留恋与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晚年孤独、愁思以及对往昔生活的深切怀念。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中秋佳作。

收录诗词(662)

张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字:巨山
  •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 生卒年:1096—1184

相关古诗词

五月二十四日自达州至永睦县投宿废学即事书怀

学废乡校空,鸟雀欲据有。

甚雨晚来晴,循檐厌黄口。

巴水亦能大,一暮没堤柳。

落照满涨川,归云翼山岫。

达州去未远,望望空回首。

母老儿未齰,何苦事西走。

轻生冒畏涂,用意在升斗。

三复祷雨辞,此道废已久。

恭闻贤侍郎,求才如恐后。

密置郑庄驿,屡接鬷蔑手。

英俊颇云集,岩穴犹辐凑。

菅蒯且不遗,岂独弃枯朽。

矧尝辱英盻,屡以温言授。

私心颇感激,尝欲事奔走。

搅衣中夜起,颒面不尽垢。

平生慕蔺心,已在辕门右。

某也濩洛人,时命大不偶。

读书慕经济,颇亦略句读。

雅意死知已,且复羞自售。

耻为辕下驹,终若丧家狗。

遭乱乏禄食,避地阙田亩。

栖栖穷涂间,但未操井臼。

我公宁忍兹,无令混樵叟。

形式: 古风

仇氏园

泠泠竹日澹疏篱,狖狖溪流注小池。

红菡白蘋当夏日,冷烟寒雨过秋时。

主人颐燕閒情适,客子经过心事违。

行役匆匆无丽句,漫批山木写吾诗。

形式: 七言律诗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

石岩两相束,竹树交柯绿。

因听林外声,遂来幽涧曲。

湿烟深不散,浅濑漂寒玉。

木杪见云生,前峰聊注目。

形式: 古风

六月初八日过龙洞纳凉树阴下酌泉待月而行

绝壁不带土,一目千仞青。

何年架危阁,窱窕陵青冥。

仰观众树姿,俯听大壑声。

山空响互答,隐辚心所惊。

人生几何时,冒此绝险行。

虽获须臾快,未偿百年生。

龙洞视正黑,水为琴筑鸣。

层岩积阴厚,六月如寒冰。

泉甘聚壑小,洞深秘神灵。

天设境自绝,地近人乃轻。

独坐荫佳桂,峰高日西倾。

薄暮来者少,长风始清泠。

赏会匪初望,徘徊但含情。

坐见山月上,众景纷纵横。

密林栖鸟定,始复事前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