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林和靖手书所作三十联

唐人作诗先作联,一联一句名几年。

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千百里无洄沿。

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

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

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传。

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唐代诗人创作讲究对仗,一首诗的一联往往要琢磨多年。
后来的诗人如同江河决堤,奔流千里不回头。
又如商鞅废除井田制,改变了原有的田界划分。
诗歌风格变得狂放不羁,如秦朝张功甫的作品所展现。
我阅读时感触颇深,借来手抄并珍藏在家中。
期待后世贤才发现,或许能重现唐代诗歌的风采。

注释

联:对仗,古诗中两句相对应的句子。
名:此处指诗篇的声誉或成就。
崩川:比喻诗人的创作如江河决堤般迅猛。
井田:古代的土地制度,以井字形划分。
夷封沟洫:改变田界,沟洫指田间的水道。
号颠:形容诗歌风格狂放不羁。
秦张功甫:指秦朝的张功甫,这里借代有才华的诗人。
犁然:形容心情深沉,如犁耕土地。
箧笥:竹箱,古时用于收藏书籍。
庶:希望,或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项安世对唐代诗歌风格的评论。首句“唐人作诗先作联”,点明了唐代诗人重视对仗的特点,强调诗的起承转合。接下来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唐代诗坛的变迁,将后来的诗人比作奔腾不息的江河,暗示其创作缺乏连续性和传承。

诗人接着引用商鞅变法的历史,比喻诗歌革新,暗示唐代诗风的深刻变革,如同废除旧制,开辟新路。然后提到“吟哦一变成号颠”,意指诗歌形式的混乱,可能是指唐末五代时期诗风的浮躁与偏离传统。

“秦张功甫出此编”中的“秦张功甫”可能指的是唐朝诗人秦观或张祜,他们都是唐代著名诗人。诗人读到这些作品时深感忧虑,“心犁然”表达了对传统诗歌价值的珍视和忧虑。

最后,项安世表示自己抄录这些诗作,并将其珍藏,期待后世能有人重新发现并弘扬唐诗的精髓,恢复其原有的风貌。“庶万有一唐风还”表达了他对唐诗复兴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唐代诗歌历史的回顾,以及对后世诗人传承唐风的呼吁,体现了项安世对古典文学传统的尊重和责任感。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跋罗商卿守黑铭

大江从西来,傲岸有矜色。

日与峡争雄,百战无虚刻。

行逢天阔处,漭沆四无壁。

始知向来事,何啻蜗两国。

泯然从此逝,到海不逢敌。

居平吾语子,无与世为的。

我高人肯下,己胜谁甘北。

孰谓饶人痴,未闻开殿击。

吾非若溪水,宁与世争皙。

卿言皆好好,吾见甘棫棫。

老子邑中黔,诸公天下白。

加我任纁缁,推渠作圭璧。

君看千载下,人数孟之侧。

当时争功人,枉被蝼蚁食。

之子真吾徒,敏捷流辈百。

昔我惟子忧,教子孔氏克。

隔宿不见之,已作老聃黑。

快哉吾阿蒙,非复吴下客。

瞥然见鞭影,千里才一息。

酌酒可贺我,正传今有嫡。

形式: 古风

集杜句为老母寿三首(其二)

玄圃苍洲莽空阔,安得赤脚踏层冰。

秦城楼阁莺花里,南极老人自有星。

形式: 七言绝句

集杜句为老母寿三首(其一)

腐儒衰晚谬通籍,中有高堂天下无。

但愿樽中九酝满,綵服日向庭闱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新喻道中

新喻清江两县畿,荒冈漠漠使人疑。

江南道上谁为比,湖北京西日暮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