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王敏仲至西池会饮

圣朝无复用舟师,戏遣艨艟插戟枝。

沸浪有声黄帽动,春风无力彩旗垂。

不胜杯酌宁辞醉,传语风光共此嬉。

远比永和真继轨,临摹茧纸看他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圣明的朝代不再需要水军出征,我随意地把战船装饰成戟树的样子。
汹涌的波浪发出声响,黄色的船帽随风摇摆,春风微弱,彩色旗帜无力下垂。
面对美酒,我宁愿沉醉也不愿拒绝,我要告诉这美景,让我们一同享受。
这样的景象远胜过永和年间的真实战船,将来的人们会模仿这种艺术,欣赏它在茧纸上留下的痕迹。

注释

艨艟:古代的一种大型战船。
戟枝:比喻装饰在船上的兵器形状。
沸浪:形容波涛汹涌。
黄帽:可能指船员的帽子,因颜色而得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和谐而愉悦的宴席场景,诗人以轻松自如的笔触,捕捉了春日游乐的生动画面。

"圣朝无复用舟师,戏遣艨艟插戟枝。" 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和平时期的氛围,没有战争的需要,只是将船只用作宴会的工具,而不是军事用途。"戏遣艨艟插戟枝"则表明这是一次轻松愉快的聚会,人们甚至将船上的部分装饰物用作游戏。

"沸浪有声黄帽动,春风无力彩旗垂。"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为活动的和谐共存。"沸浪有声"暗示着水流在轻轻地发出声音,而"黄帽动"则可能指的是船上的人员或是随风摇曳的花草。春天的微风不足以使旗帜飘扬,显得有些无力。

"不胜杯酌宁辞醉,传语风光共此嬉。"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酒宴的享受,以及愿意沉浸在这美好的时光中,不忍心打破这种愉悦的氛围。

"远比永和真继轨,临摹茧纸看他时。" 这两句可能是在赞扬某位前人的诗文,或是对某种艺术创作的欣赏。"远比"意味着与古人相比,而"临摹茧纸"则表明诗人正在模仿或是研究前人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宴会氛围的生动捕捉,展现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春日聚会场景,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学习之心。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邠老见贻

已嗟肮脏倚门边,况复归来灶不烟。

观国未书攀桂籍,还家却上过淮船。

瑰奇难售真当尔,凿枘相遭亦偶然。

未死此生谁料得,且将见在斗尊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张公远二首(其二)

平淡春云捧额浮,秋光剑戟近人流。

无肠可断方为憾,有药能治不是愁。

可待挑琴知有术,未传驱豆更无谋。

遥知添得春窗梦,尤在樽前烛下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张公远二首(其一)

襄王坐上微词客,子建车前步水妃。

瞥过低鬟流盼处,争先含笑独来时。

东边日下终无雨,阙上书时合有碑。

肠断吴王烟水国,扁舟何日逐鸱夷。

形式: 古风

次韵李晋裕教授九日见赠

满酌聊酬菊蕊黄,登高仍在太山阳。

笑谈佳节宾朋集,诗酒清欢兴味长。

倦客得閒聊欲饮,老人虽醉不成狂。

先生莫叹齑盐久,行见高才颖出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