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晋州待制哀辞

志古流难合,谈高道自明。

风波志恩分,针石尽交情。

让节蒙知厚,华班绝绮荣。

贱生怀感遇,当路假晶荧。

累次青油幕,中间白玉京。

吏文容议缓,邦事恤言轻。

自此嗟流梗,何期苦见兵。

塞垣心易动,漳浦信弥惊。

玉蕊悲无验,金台望忽倾。

岁阑云惨淡,天迥泪纵横。

世有真忠亮,今亡至直清。

旧僚知葬日,投此吊佳城。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马端所作,名为《司马晋州待制哀辞》。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去世深切怀念和不舍的悼亡之作。

首句“志古流难合”表现了作者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那些珍贵的记忆如同难以合并的散乱残片,充满了无尽的思索。紧接着,“谈高道自明”则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德和卓越见解的赞赏,这种品德和见解如星辰般光芒四射,不需要他人解释,自然彰显。

“风波志恩分,针石尽交情”中,“风波”象征着世事的变幻不定,而“志恩”则是指对逝者恩泽的铭记;“针石”代表了坚固和纯洁,如同坚硬如石的情谊,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深情厚谊,即便是在风波不断、世事变迁的情况下,也不减交情之坚定。

“让节蒙知厚,华班绝绮荣”中,“让节”指的是逝者宽厚的品性,而“蒙知”则是指作者对此有所感悟和理解;“华班”象征着高贵的品质,而“绝绮荣”则表示逝者的这种高贵之处已经超越了世间的一切荣耀。

“贱生怀感遇,当路假晶荧”表达的是作者对于自己命运低微,能与逝者相识相知的幸运感到无比珍惜,而“当路假晶荧”则是说即便在尘世的道路上,也仿佛能够感觉到那如同晶莹剔透般清澈明亮的情谊。

中间两句“累次青油幕,中间白玉京”描绘了一种超脱凡俗的境界,“累次青油幕”可能是指官府或朝廷,而“中间白玉京”则象征着一种纯洁无暇、高贵庄严的空间,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逝者品德高尚,仿佛能够超脱尘世纷扰,居于一处清净之地的赞美。

接下来的“吏文容议缓,邦事恤言轻”则是在描述官场生活,“吏文”指的是官员处理文书公文的态度,而“容议缓”则是说这些官方文件和讨论都应当谨慎从事,不可仓促;“邦事”是国家大事,而“恤言轻”则是在强调对于国事的决策,必须慎重其词,不能轻率。

随后,“自此嗟流梗,何期苦见兵”表达了作者对逝者去世后的哀叹和无奈,以及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战乱局势感到忧虑和痛心。

“塞垣心易动,漳浦信弥惊”中,“塞垣”指的是边塞之地,而“心易动”则表达了作者情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漳浦”可能是某个地方名,而“信弥惊”则是在描述一种不断加深的震惊和疑惑。

“玉蕊悲无验,金台望忽倾”中,“玉蕊”象征着纯洁美好的事物,而“悲无验”则表达了对于逝者去世后的哀伤,因为这种美好的东西已经无法再次验证和感受;“金台”可能是指某种高贵的建筑或位置,而“望忽倾”则是在描述一种对于逝者的追念,仿佛那曾经稳固如山的人物现在却突然倾倒了。

最后两句,“岁阑云惨淡,天迥泪纵横”和“世有真忠亮,今亡至直清”,则是在描绘岁月流逝后的凄凉景象,以及对逝者忠贞品格的赞美。其中,“岁阑”指的是年华渐老,而“云惨淡”则表达了岁月带来的淡漠和悲哀;“天迥泪纵横”是在形容泪水如天边流逝,无法遏制的哀伤。至于最后一句,“世有真忠亮,今亡至直清”,则是在赞扬逝者生前具有的真正的忠诚和光明磊落,即便他现在已经不在人间,但这种品质依然值得人们铭记和追崇。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的深切怀念,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品德以及生命流逝的无尽感慨。

收录诗词(1)

马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琼花

三月淮南鼓战尘,无双亭下隘游人。

此花不解兴亡意,也向年年鬨一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再入台作

连蹇多年心欲灰,厌为俗吏走尘埃。

岂知黄纸新书下,还送青毡旧物来。

武骑强为终不意,河南难问愧无才。

一麾早晚江湖去,相与持螯共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思郭真人

郭也三峰秀,文章似性淳。

汶阳初识面,谓我旧相亲。

题诗叙游隐,于今经几春。

有家归未得,西望涕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华山图

南山南面五千仞,瀑步飞来自山顶。

真人言我昔曾登,争奈今生都不省。

华山北面始披图,万壑千峰一一殊。

长记真人言向我,曾登山顶看寰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