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其七)

知崇效天,礼卑法地。成性之存,内外交致。

形式: 四言诗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吴当所作的《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其七)》中的片段。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对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崇尚。"知崇效天"意味着智慧崇高,应当效仿天空的广大无垠和深远,象征着追求高远的境界和智慧的卓越。"礼卑法地"则是说礼仪行为应谦逊如地,遵循自然法则,强调谦虚和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成性之存,内外交致"这部分表达了人的内在本性和外在行为应该和谐统一,即人的道德修养和个人行为应该符合其本质,内外兼修,达到内外一致的境地。整体来看,这四句诗寓含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和道家的自然哲学,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人格和人与天地关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23)

吴当(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吴澄孙。幼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从祖父至京师,补国子生。澄卒,从之学者皆就当卒业。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辽金宋三史,书成,除翰林修撰,累迁翰林直学士。江南兵起,特授江西肃政廉访使,召募民兵,由浙入闽,参预镇压农民军,夺回建、抚两郡。寻以被诬解职。陈友谅据江西,欲用之,不从,乃执送江州,拘留一年。后隐居庐陵吉水。有《学言诗稿》

  • 字:伯尚
  • 籍贯:抚州崇仁
  • 生卒年:1297—1361

相关古诗词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其八)

万物毕备,一贯斯全。参乎有唯,思也是传。

形式: 四言诗 押[先]韵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其九)

予忝承学,子实名裔。自顾无闻,祇用生愧。

形式: 四言诗

极高明亭诗为曾以敬作(其十)

惟博反约,实基三省。敢曰尚友,愿以自警。

形式: 四言诗 押[梗]韵

庆原堂诗为萍乡刘氏作(其一)

惟楚萍乡,邑里有堂。繄昔刘氏,肇基于唐。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