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晦

终朝无所见,茫茫烟雾侵。

白日不相照,何况他人心。

枯梅依古壁,寒鸟度高岑。

静坐孤窗中,幽响成哀吟。

春水一已平,杨柳一已深。

故物无遗迹,萧条风入林。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晨雾弥漫、万物朦胧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慨。首句“终朝无所见,茫茫烟雾侵”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迷蒙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薄雾所笼罩,视线无法穿透,引人进入一个虚幻而神秘的世界。接着,“白日不相照,何况他人心”一句,将自然界的光线与人内心的光明进行对比,暗示了外界的冷漠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枯梅依古壁,寒鸟度高岑”描绘了一幅冬日荒凉的画面,枯萎的梅花依附在古老的墙壁上,寒风中的小鸟飞越高山,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凄美,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孤独。最后,“静坐孤窗中,幽响成哀吟”将读者带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独自坐在窗前,周围是寂静无声,只有内心的哀叹化作低吟,透露出深深的寂寞与无助。

“春水一已平,杨柳一已深”转而描绘春天的景象,春水上涨,杨柳茂盛,但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并未能冲淡诗人的忧郁情绪,反而更加凸显了他对生命短暂与世事无常的感慨。“故物无遗迹,萧条风入林”则以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了人事的变迁与消逝,风穿过树林的声音,既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

收录诗词(23)

方维仪(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幔亭道中有怀何氏女兄

新雨出多峰,舟来镜中沐。

美人自远方,三春隔幽谷。

与姊寤寐时,老亲有舐犊。

而今各差池,忝命副华毂。

杏花奈何殇,兰枝有深哭。

阴阳于贤人,亦已太百六。

今秋闻有秋,料不怨饘粥。

福泽自因时,鳞次听寒燠。

我之所伤心,落霞与孤鹜。

谁复惜凤凰,朝朝任笯箙。

大椿多病年,见姊为啜菽。

何时赋归来,山车挽双鹿。

千里涕复洟,轻霜薄黄菊。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遣怀

几树孤村外,空船倚暮云。

风来衰草色,日荡去潮纹。

群雁江边语,凄猿雨后闻。

无端钩月小,人影各单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三峡寄伯姊张夫人

三峡孤帆忆楚兰,丹崖翠壁坠云端。

欲将镜里琴中意,巧画裙拖寄姊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新月不来灯自照,江天独夜梦频惊。

长年自是无归事,未必风波不可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