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八)

风袅残枝已不任,那堪万点更愁人。

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

急须办取东栏醉,倒地犹堪藉绮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中的第八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之景,充满了哀愁与美感。

首句“风袅残枝已不任”,描绘了风吹残枝,枝头花朵凋零的情景,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那堪万点更愁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将满地落花比作无数愁绪,加重了情感的沉重感。

“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清溪洗涤的恨意比作难以织成的锦缎,而红雨(落花)的香气最终化为尘埃,形象地表现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消逝。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则通过明月与黄昏、游丝与白日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

最后,“急须办取东栏醉,倒地犹堪藉绮茵”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衰败与生命的无常,选择以酒解愁,寻求暂时的逃避与慰藉。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洒脱,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落花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在面对无常时寻求解脱与慰藉的心境,体现了文徵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九)

飞如有恋堕无声,曲砌斜台看得盈。

细草栖香朱点染,晴丝撩片玉轻明。

江风飘泊明妃泪,绿叶差池杜牧情。

赖是主人能爱惜,不曾缘客扫柴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其十)

情知芳事去还来,眼底飘飘自可哀。

春涨平添弃脂水,晓寒思筑避风台。

沾衣成阵看非雨,点径能匀衬有苔。

秾绿已无藏艳处,笑他蜂蝶尚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王婆墩次杨仪部韵

遥看坞一聚,到只屋三间。

妪姓随墩在,僧廊得藓殷。

秋浓山照阁,雨足水侵关。

依旧刺船去,回瞻树杪栏。

形式: 五言律诗

江船对月效乐天何处难忘酒

何处难忘酒,江船对月时。

风声传笑语,波影散须眉。

远火山浮动,明河天倒垂。

此时无一盏,水月负佳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