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登楼晚眺次韵(其二)》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远眺京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情景。首句“层楼高处望京畿”展现了诗人居高临下的视角,对京城的繁华景象一览无余。接下来的“异服殊音职贡齐”暗示了各地不同民族前来朝贡,呈现出多元的文化交融。
“白象来经铜柱北,紫驼生系玉关西”两句通过“白象”和“紫驼”这两个象征物,形象地描绘了边疆异域的风貌,展示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交流。诗人观察到春天的迹象——花朵含苞待放,暗示着季节更迭,“花含露萼知春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离别情绪。
“云度风林觉树低”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云彩飘过树林,使得树木显得更加低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最后,诗人以“回首谢安歌舞地,空遗蔓草接荒蹊”作结,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只剩下蔓草丛生,连接着荒凉的小径,寓言了世事变迁,人事如梦。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