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诗人从破寺前往鸬鹚谷途中所见之景,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跻险穿蒙密”写出了行进过程中的艰难与险峻,通过“蒙密”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茂密的植被和复杂的地形。接着,“樵风去路长”则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同时“樵风”一词也增添了一种自然与生活的气息。
“杏花茅店冷,柳絮野村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冷”与“香”分别形容杏花茅店与野村的景象,前者给人以清冷之感,后者则充满了生机与温馨。杏花与柳絮作为春天的象征,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也增添了季节的气息。
“长啸忘幽寂,寻真喜渺茫”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豁然开朗与心灵的净化。长啸不仅释放了内心的压抑,更是在幽静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而“寻真喜渺茫”则体现了对真理或精神追求的渴望,即使在遥远与模糊中也能感受到喜悦。
最后,“迷途问何处,乘月有归航”一句,既是对旅途中的迷茫与探索的反思,也是对未来方向的思考与期待。在月光的指引下,诗人似乎找到了前行的道路,寓意着无论旅途多么艰难,总有光明与希望在前方等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具有浓郁的情感与哲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