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和周简州寄范蜀公三章(其二)》。诗中描绘了一位归隐于锦江之畔的山翁形象,与内相贵名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山翁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诗中运用了超脱的气格和方外的情怀,表达了对自然风月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春深归到锦江头”,描绘了春天深处,诗人回到锦江边的情景,充满了归家的温馨与喜悦。接着,“笑傲光阴已晚秋”一句,通过“笑傲”二字,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豁达态度,即使是在晚秋时节,也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
“内相贵名虽烜赫,山翁行李甚优游”两句,通过对比内相的显赫名声与山翁的悠闲生活,突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内相的名声虽然显赫,但山翁的生活更加自由自在,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中气格超摩诘,方外情怀类子休”两句,将诗人与两位古代文人王维(摩诘)和陶潜(子休)相比较,赞美了诗人的气格超凡脱俗,情怀与方外之人相似,表达了对诗人文学造诣的高度评价。
最后,“南下有期风月爽,乡人从此望仙舟”两句,展望未来,诗人期待着南下的旅程,那里的风月定会带来清爽的感受。同时,他也寄托了乡人对他的思念之情,希望他能乘着仙舟归来,如同神仙一般,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愿和希望。
整首诗通过对山翁生活的描绘和对诗人个性的赞美,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生活和理想的独特理解与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