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陈君挽词四首(其三)

胡为春渚梦初回,却是行舟恰到来。

数尽长亭过闽岭,夕阳愁杀落花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为何在春天的洲渚上刚从梦境中醒来,却发现行船恰好抵达这里。
一路数尽了长亭,越过闽岭山脉,夕阳下,愁绪笼罩着落花的平台。

注释

春渚:春天的水边或洲渚,指江边或湖畔。
梦初回:刚从梦中醒来。
行舟:正在行驶的船只。
长亭:古代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子,也常用来象征离别。
闽岭:指福建省的山岭。
夕阳:傍晚的太阳。
落花台:可能是指有大量花朵凋落的地方,也可能象征着时光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所作的《青龙陈君挽词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春天的江渚梦境与现实行程相结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胡为春渚梦初回”,以问句开篇,诗人疑惑为何在春日的洲渚上刚刚从梦中醒来,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可能梦中与友人相聚或共度春光,而现实中却已物是人非。

次句“却是行舟恰到来”进一步揭示了情境,诗人正在舟中行进,恰好途经梦中的地方,这不仅是空间上的重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交汇点。

“数尽长亭过闽岭”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景象,长亭象征离别,闽岭则代表了地理上的距离,诗人似乎在计算着与友人分别的长亭和越过的山岭,寓含了对逝去时光和遥远路途的感慨。

最后一句“夕阳愁杀落花台”,以夕阳和落花作为哀愁的象征,落花凋零,夕阳西下,这些意象共同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故去的陈君无尽的哀思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以及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人生的无常之感。

收录诗词(145)

林亦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龙陈君挽词四首(其二)

谁解题封忠敬堂,长安白发紫微郎。

斯名似不缘渠作,却最关渠泪数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青龙陈君挽词四首(其一)

明月青灯合浦村,北人惟此读书园。

窦家风义人牢落,多少衡门欲断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春晚招石门陈居士游麦斜岩破新茶因读南华齐物论二首(其二)

好好轻衫清昼便,短锄欲乞此来田。

只应荷蒉无青发,且谩春风二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春晚招石门陈居士游麦斜岩破新茶因读南华齐物论二首(其一)

叫破残花深处眠,麦斜岩下毕逋前。

更须汲井开茶共,读尽南华齐物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