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王灼在宋代创作的《虞美人(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属于词,体现了词特有的抒情性和音乐美感。
首句“别来杨柳团轻絮”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其中“别来”意味着时间流逝,“杨柳团轻絮”则形象地表达了新生的柳絮轻柔而蓬松,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接着是“摆撼春风去”,这里的“摆撼”传递出一种轻盈动人的画面,春风轻拂,带走了那份温柔和生长的气息。"小园桃李却依依"则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小园,其中桃李之花尚未开放,但已经显露出生机与期待。
"犹自留花不发、待郎归"一句透露了诗人对远方情人的思念,花朵似乎也在等待着那位心上人的回归。这份等待蕴含深情,同时也展现了词中常见的情感细腻。
接下来的“枝头便觉层层好”则是从视觉和触觉角度进一步描绘花的美丽,每一层都让人感到好不忍释手。这份对美好的欣赏与享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留心。
"信是花相恼"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花朵的理解和同情,似乎花儿也能感受到人的忧愁,这种拟人化的表达增添了一份生动与情趣。
最后两句“觥船一棹百分空。拚了如今醉倒、闹香中”则是诗人在描述一种放纵与沉醉的情境。"觥船一棹百分空"中的“觥船”指的是小船,而“一棹百分空”则描绘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不再重要。
至于“拚了如今醉倒、闹香中”,诗人通过饮酒至醉,沉浸于花香之中,以此来逃避现实,寻找心灵的慰藉。这一幕既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在春天的感受、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以及在美好生活中的自我逃避。这不仅是一次视觉和嗅觉上的享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