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表之创葺禅寂之室以名求诗(其一)宝所

谁知至宝秘冥山,费尽聪明觅转艰。

漫说化城为止息,我今已得髻珠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正民创作,名为《赵表之创葺禅寂之室以名求诗(其一)宝所》。诗中探讨了对“至宝”的追求与理解,以及在寻找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首句“谁知至宝秘冥山”,以“至宝”比喻珍贵的事物或真理,将其隐藏于深邃的冥山之中,暗示了其难以寻觅和理解的本质。接着,“费尽聪明觅转艰”进一步描绘了寻找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强调了智慧与努力的重要性。

“漫说化城为止息”,化用了佛教中的“化城”概念,意指在修行路上的暂时休息之所。然而,诗人在此处提出质疑,指出即使找到了这样的“化城”,也并非最终的目的地,暗含着对表面成就的反思。

最后,“我今已得髻珠还”表达了诗人个人的领悟与收获。这里的“髻珠”可能象征着内心的觉醒或对真理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一句,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达到内心深处真知灼见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对内在价值的追求与理解,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清醒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赵表之创葺禅寂之室以名求诗(其二)范围

遍覆包容等太空,乾坤都在范围中。

须知一点灵台地,妙湛圆明未易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呈赵表之大监为祥符藏基也

凡圣同居亦偶然,谁知龙藏结良缘。

闻公旧有谈天口,为借深潭五百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木鱼

华鲸祗为催晨粥,想像沧波夜不冥。

香饭已闻钟鼓响,何须呼唤若丁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书河东李骧事

君既择臣臣择君,胡为委贽事愚人。

李生若是真王佐,岂向偏方遽杀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