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曹鸾举

古人重名节,世好奚足云。

倾盖一相得,固无莸与薰。

吾子号奇特,积庆久已闻。

浃旬侍清宴,丰姿霭卿云。

簿书不濡宿,凡羽徒缤纷。

席第承几案,读书类能文。

蹇余一月幸,荐剡烦运斤。

同姓道不殊,中心日欣欣。

空期九仞山,一篑庸加勋。

诚虑太阿病,倒持贻诮君。

可怜为亲者,茹糗穷朝曛。

雨骤风亦驰,灵台若惔焚。

诗书养平昔,饕餮非同群。

容我多士间,献诚只心芹。

孔兄正羞涩,趑趄色氤氲。

曹丘笔有口,顾足腾清芬。

胡尔回文后,莠辞致难耘。

或无复或有,钧例孰能分。

主将肃戎幕,校徒调三军。

兹情试常纪,长者心无熏。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鉴赏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戏赠曹鸾举》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曹鸾举的赞赏和戏谑之诗。诗人首先强调古人重视名节,认为世俗喜好不足挂齿,接着赞扬曹鸾举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才华,说他久负盛名,且在清宴中表现出了非凡的风采。诗人以“簿书不濡宿”形容曹鸾举处理政务的干练,而他的读书才能如同能文之人。

诗人自谦自己有幸与曹鸾举交往,表示愿意效仿古人推荐贤才,但同时也提醒曹鸾举要谨慎行事,避免因过于自信而犯错,就像太阿剑易出问题一样。诗人同情那些为亲者操劳的人,感叹世事如风雨不定,唯有诗书可以修身养性,与曹鸾举这样的美食家不同。

诗人希望在众多才子之间,自己能像献芹一样真诚地表达敬意,同时提到曹鸾举的文采如同曹丘生般出色,但又担心他的言辞可能会引起误解。诗人最后以“或无复或有,钧例孰能分”暗示曹鸾举应审慎对待各种情况,而作为主将,他需要严肃军纪,统率三军。

整首诗以轻松戏谑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曹鸾举的欣赏和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同时也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447)

曹伯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 字:士开
  • 籍贯:砀山(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55—1333

相关古诗词

浣衣图

静女思归宁,浣衣拜高堂。

隐士履贞固,濯缨视沧浪。

苟有涓洁心,憔悴犹姬姜。

常怀济时策,进退皆康庄。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济州登太白楼怀郑从之御史二首(其二)

堂堂郑使君,美誉粲星文。

不羡草头露,愿栖山上云。

罄躬事女冠,无乃承异闻。

贱子抱负浅,仙凡未能分。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雨花台独步

燕蓟走江浙,洋洋夸此台。

金仙入幽梦,真能易凡胎。

徒步良自苦,行行益纡回。

前人重出处,纳履心悠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观朱张二府

相府剧深邃,将坛势崔嵬。

古今争不已,十去久不回。

所以陶靖节,东篱只衔杯。

我辈何足道,青山好归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