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如镜,黑如漆。四七二三,多虚少实。
灵山拄杖,且拈靠壁。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薰所作的偈颂,语言简洁,富有禅意。"明如镜,黑如漆"运用了比喻,形容事物的两极对比,明亮与黑暗,象征人生的清醒与混沌,或者智慧与迷惑。"四七二三,多虚少实"则暗示世事无常,虚实相生,世间万物并非全然分明,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
"灵山拄杖,且拈靠壁"进一步表达了修行者的姿态,灵山代表佛教中的神圣之地,拄杖象征着行者的坚韧与依靠,而"且拈靠壁"则寓意暂时放下,静心倚靠,不执着于前行,而是接纳当下,依靠内心的力量。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和禅修的宁静态度。
不详
春花烂漫,春光欲暮。杜宇声声,送春归去。
诸人何不向这里眼明心悟。
刀不自割,水不自洗。
山僧拄杖化为龙,吞却乾坤大地。
临际顶中髓,杨岐眼里筋。
欲明这个事,须还这个人。风前有路,秤尾无星。
大家赢得笑忻忻,笑道秤尾无星。
海上明公秀,衲僧不知有。
冷地忽相逢,寻常无处讨。
无处讨,莫草草,龙王宫殿,有谁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