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钱塘叛卒又婴城,报至令人失意惊。
天子于今犹自将,藩臣何以不知兵。
官无良吏因循致,庙有成谟次第平。
所惜湖山辛丑后,至今澄洗未曾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和王才鼎怀钱塘》,表达了对钱塘叛乱事件的感慨。首句"钱塘叛卒又婴城"描绘了叛乱者围攻城池的紧张局势,让人感到惊愕和失望。接着,诗人指出即使在这样的危急时刻,天子依然亲临指挥,显示出他的担当,而地方官员对于军事事务的无知显得讽刺,"藩臣何以不知兵"表达了对文官不懂军事的批评。
诗中提到"官无良吏因循致",揭示了问题的根源在于官僚体系的腐败和懈怠,导致了战事的不利局面。然而,诗人也看到了希望,"庙有成谋次第平"暗示朝廷已有应对策略,有望逐步平定叛乱。
最后,诗人惋惜的是,钱塘的山水在辛丑年后的动荡之后,虽然表面上平静,但内心的创伤和影响仍未完全消除,"所惜湖山辛丑后,至今澄洗未曾清",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以及对历史创伤的深沉反思。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议论,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国家治理的忧虑,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现实意义。
不详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暌阔星霜又欲周,诗书深恐废前修。
相承韡韡常怡悦,有骂申申正喔咻。
一暴而寒非所喜,半涂之画最堪羞。
茅檐紫竹窗前榻,我尚殷勤为尔留。
亭亭清瘦出尘埃,高格端从物外来。
先对雪霜含素艳,任教桃杏作红腮。
芬芳多向闲中得,孤寂偏寻静处开。
长愿一枝横夜月,春风谩诞莫相催。
见说灰斋只数椽,先生燕息此于焉。
声名应耻暂时热,喜怒端知不复然。
春到岂无繁杏火,日高惟有篆炉烟。
清幽此外万缘冷,笑杀人间百虑煎。
玉露寒凝颗,银河澹泻流。
每年才到此,无处不惊秋。
便有清凉意,潜消旱涸忧。
附炎蚊弄喙,可笑不知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