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水东流,白云西去。旌旗卷尽西山雨。
淡烟寒露黄昏,伤怀又是别来处。
双眼增明,青山如故。故人怪我来何暮。
征鼙声震五更风,梦魂惊散无踪绪。
这首元代刘秉忠的《踏莎行》描绘了一幅秋日边塞的画面。"碧水东流,白云西去",以流水和飘逸的白云象征时光流逝,空间转换,暗示离别之感。"旌旗卷尽西山雨",写战旗收卷,雨滴洒落,营造出一种苍茫而沉寂的氛围。
"淡烟寒露黄昏,伤怀又是别来处",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黄昏时分的薄雾与寒露加重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因为这正是他们分别的地方。"双眼增明,青山如故",诗人通过明亮的眼睛凝视远方,青山依旧,却人事已非,表达了对旧友的深深怀念。
"故人怪我来何暮",故人责怪诗人归来得太晚,暗含了对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两句"征鼙声震五更风,梦魂惊散无踪绪",以战鼓声在五更风中回荡,惊醒梦境,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内心无法平息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故人、故乡以及战乱时代的深深怀念和无奈。
不详
初名刘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水满青溪月满楼。客怀须赖酒消愁。
风回玉宇三更夜,露滴金茎八月秋。
情脉脉,思悠悠。星河织女隔牵牛。
乘槎欲把仙乡问,也似浮生有白头。
柳映清溪漾玉流。火榴开罢芰荷秋。
一声鱼笛烟波上,宜著蓑翁泛小舟。
红蓼岸,白蘋洲。闲鸥闲鹭更优游。
斜阳影里山偏好,独倚兰阑懒下楼。
垂柳风边拂万丝。春光照眼惜花枝。
凤城好景谁来赏,忙杀悠悠世上儿。
歌近耳,酒盈卮。十分劝饮欲推辞。
人生休听渔家曲,一日风波十二时。
残月低檐挂玉钩。东风帘幕思如秋。
梦魂不被杨花搅,池面还添翠压稠。
红叱拨,翠骅骝。青山隐隐水悠悠。
行人更在青山外,不许朝朝不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