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夜宿江楼,思绪万千,回忆往昔与友人相聚之乐的情景。首句“身卧烟波江上楼”,以“烟波”二字渲染出江面的朦胧与辽阔,诗人独自一人,卧于楼中,心境孤寂。次句“梦寻粉署旧交游”,“粉署”为古代官署名,此处借指友人聚集之地,诗人通过梦境回到了过去,与老友相聚畅谈的温馨画面跃然纸上。
接着,“吏围巳散饭初下,王事方论著久留”,这两句描述了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在现实中,官场事务繁忙,诗人被政务所困,难以抽身;而在梦中,他与友人共享美食,谈论着过往的趣事,自由自在。这种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隔座□声槐转午,满庭诗景竹鸣秋”,这里使用了“□”字,可能是印刷或抄录时的缺失,但不影响理解。这一联通过“槐转午”和“竹鸣秋”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暗示着时光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同时,满庭的诗景和竹林的秋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与前文的梦境形成呼应。
最后,“觉来却算云泥隔,共笑谁怜独客愁”,诗人从梦境回到现实,意识到自己与友人之间的距离犹如云泥之别,不禁发出感慨。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孤独的感伤,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即便相隔遥远,也能以笑声化解心中的愁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孤独的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