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秦国夫人三首(其二)

赙襚来中禁,箫笳去国门。

素冠空列鼎,白发但歌盆。

彤管音徽盛,甘泉像貌尊。

所传天下劝,岂独慰儿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挽诗《挽秦国夫人三首(其二)》由宋代诗人刘摰所作,通过对逝者的悼念,展现了对秦国夫人的崇高敬意与深切哀思。

首句“赙襚来中禁,箫笳去国门”描绘了丧礼的庄重与哀伤,赙襚指的是送葬时赠送的财物,中禁代表皇宫,箫笳则是古代丧礼中使用的乐器,此处形象地表现了秦国夫人去世后,宫廷内外对她的哀悼之情。

接着,“素冠空列鼎,白发但歌盆”两句,通过素冠(白色帽子,象征哀悼)、列鼎(古代贵族宴饮时的器具,此处象征地位)和白发(老人的象征),以及歌盆(古代乐器,用于演奏哀乐)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秦国夫人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性,在生前享有极高的社会地位,而今逝世后,她的离去给家族乃至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哀痛。

“彤管音徽盛,甘泉像貌尊”则赞美了秦国夫人在音乐艺术上的成就和她在甘泉宫(古代皇家园林,此处泛指皇宫)中的形象地位,暗示了她不仅在世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且在文化领域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最后,“所传天下劝,岂独慰儿孙”表达了对秦国夫人遗志和美德流传千古的期待,认为她的精神和事迹不仅能够安慰她的子孙,更能激励天下人,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秦国夫人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与发扬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秦国夫人三首(其三)

夫荣子方贵,全庆独乖离。

昼静兰羞歇,秋高薤曲悲。

晴云萦寿陇,霜日照铭旗。

无复升堂拜,空馀执绋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县斋岁晚寄莱芜田同年

西北东南邑,相望叹索居。

音尘路千里,契阔岁三除。

薄宦随群众,平生愧拙疏。

茂陵将谢病,中散不便书。

燕泽归鸿尽,东山晚雪馀。

江湖劳梦寐,风土污簪裾。

尘卷吾成癖,囊诗子富储。

孤怀吟剑锷,旧迹梦昆墟。

今古看毫发,功名剩赘疽。

何时拂衣去,相与醉鲈鱼。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渚宫

坤腹疏灵境,蓬宫抱故城。

清风百年内,芳草几番平。

树色埋危屋,湖光泛彩楹。

真游三岛近,仙界一壶清。

外虑随尘隔,虚怀敌水明。

松筠烟翠老,台榭绿苔生。

攲枕巫云近,披襟楚吹轻。

舟横疏柳静,桥卧晚波晴。

事往空歌啸,人闲自醉醒。

我来真漫兴,鱼鸟莫多情。

形式: 排律

梁宣明二帝陵

侯景沦江左,湘东复有梁。

经纶钟厄会,祸乱发诸王。

忍死瞻姑熟,寻戈起岳阳。

车书千里蹙,符数百洲亡。

二主非神武,开基挟北强。

中兴乖晋睿,惭德肖吴光。

历闰天馀气,蛙鸣井底乡。

快心真噬腊,覆手已牵羊。

臣妾随三纪,圭裘隘一方。

故都终契阔,宗祀各悲凉。

双冢留衰楚,遗孙盛有唐。

神灵依古刹,云木抱回冈。

野火穹碑断,秋风蔓草黄。

樵童雍门叹,穗帐魏台荒。

天地双车毂,兴亡一酒觞。

冥然无足吊,幽思漫徜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