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董云巢孝廉《卷石山房诗集》

感旧怀人手泽存,昔年御李附龙门。

群英此会今谁健,真气如生古与论。

雅抱几曾舒志愿,清芬犹得溯渊源。

平生石友交情重,我亦齐年愧弁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在阅读董云巢孝廉的《卷石山房诗集》后所作,通过阅读董云巢的诗集,诗人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董云巢诗歌艺术的赞赏。

首联“感旧怀人手泽存,昔年御李附龙门。”诗人以“手泽”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董云巢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个性,仿佛能感受到其创作时的手迹和气息。同时,“昔年御李附龙门”则暗示了董云巢诗歌的高超技艺,如同御李(御用之李)般珍贵,又如龙门(古代文人登科入仕的象征)般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颔联“群英此会今谁健,真气如生古与论。”诗人将董云巢的诗歌与其他文人作品相比较,表达了对董云巢诗歌生命力的肯定。这里的“群英”指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健”则意味着健康、旺盛的生命力。诗人提出的问题“今谁健”,既是对董云巢诗歌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当代文人创作状态的一种反思。

颈联“雅抱几曾舒志愿,清芬犹得溯渊源。”进一步赞扬了董云巢诗歌的高雅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诗人提到“雅抱”,即高雅的情怀和抱负,而“几曾舒志愿”则表达了对董云巢未能充分展现其才华的遗憾。然而,“清芬犹得溯渊源”则强调了董云巢诗歌的清新脱俗和源自深厚文化根基的特点。

尾联“平生石友交情重,我亦齐年愧弁言。”诗人以“石友”比喻长久的友谊,表达了对董云巢的深厚情谊的重视。同时,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与董云巢年龄相仿,但在文学造诣上却深感惭愧,体现了对董云巢诗歌成就的高度认可和敬仰。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董云巢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也表达了对故人怀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蕴深长的作品。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晦学堂诗文诸刻》,为依然生解嘲

茂才异等汉科名,一代才谁匹贾生。

后辈尽居前辈上,今吾犹未故吾更。

十年献赋嗟迟暮,一日看花感世情。

遭遇从来偶然有,夺标还为果然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瑞榴诗

科名预兆共占榴,手植殷勤待举秋。

正喜实三梅子熟,何期获一稻孙收。

门虽题字惭凡鸟,巢是侨居笑拙鸠。

终羡双雏随老凤,朝阳萋菶碧梧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九日壶园小集,补之广文以次孙宗衡报捷赋诗为贺,次韵和之(其一)

又见秋风生桂枝,感秋几辈鬓添丝。

菊香老圃豪犹昔,竹解虚心醉亦师。

人世常多侥幸事,遭逢尽有晚成时。

劝君满饮茱萸酒,过眼浮云未足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日壶园小集,补之广文以次孙宗衡报捷赋诗为贺,次韵和之(其二)

每怀玉局领坡仙,喜结壶园翰墨缘。

四座欢欣风趣古,一年容易月轮圆。

到公贻厥无多力,中垒传经有几篇。

自笑松根犹未老,茯苓培护转殷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