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
梦逐芭蕉雨。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
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深思的画面。在寒凉的书斋中,一张藜木床上缭绕着淡淡的香篆烟雾,如同轻雾般弥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词人的心中充满了闲愁,仿佛随着窗外芭蕉叶上的雨声飘荡,无尽思绪如梦一般追寻。
远处的云层之外,传来哀鸿的叫声,似乎在替词人低诉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哀鸿之声更增添了词人的归乡之情,然而却被无数重叠的乱山阻隔,无法回到心之所向的地方。夕阳西下,荒芜的城市中回荡着沉闷的鼓声,更显出词人所处环境的荒凉和时光的流逝。
整体来看,这首《点绛唇·县斋愁坐作》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词人深藏于心底的愁绪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离愁别绪和自然景色的融合。
不详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通白轻红溢万枝。浓香百和透丰肌。
丹山威凤势将飞。
玉镜台前呈国艳,沈香亭北映朝曦。
如花惟有上皇妃。
一夜狂风尽海棠。此花天遣殿群芳。
芝兰百濯见真香。
劝客淋浪灯底韵,恼人魂梦枕边囊。
一枝插不□□□。
东道殷勤玉斝飞。华灯倾国拥珠玑。
玉奴嫌瘦玉环肥。
缥缈幸闻缑岭曲,参差犹隔夏侯衣。
放开云月出清辉。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
嫣然一笑腊前春。
斗好虽无冰骨女,相宜幸是雪髯人。
且烦疏影入清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