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露洗檀心迥绝尘,猩袍曾受百花臣。
东风唤起清平曲,西洛移来富贵春。
金缕杯深如劝客,香霞幄暖欲薰人。
年年此地开芳席,看到儿孙色更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王德玉席上赋牡丹》。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的高贵气质和独特魅力。"露洗檀心迥绝尘",形象地写出牡丹经过露水洗涤后,其花瓣中心如檀木般洁净,超凡脱俗。"猩袍曾受百花臣",将牡丹比作身披华丽猩红袍的君主,象征其在群花中的尊贵地位。
"东风唤起清平曲,西洛移来富贵春",通过东风和西洛这两个意象,表达了牡丹带来的不仅是春天的气息,更是吉祥富饶的象征。"金缕杯深如劝客,香霞幄暖欲薰人",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牡丹花香四溢,美酒佳肴与之相映成趣,令人陶醉。
最后两句"年年此地开芳席,看到儿孙色更新",表达了每年牡丹盛开时,家族聚会的欢乐场景,以及诗人期待家族繁衍昌盛,后辈青出于蓝的愿景。整体而言,这首诗赞美了牡丹的华美与富贵,也寄寓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族传承的期盼。
不详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观物閒中得化机,相随野鹤立多时。
遗编蠹老芸空辟,旧念灰寒管不吹。
夜气清明非药鼎,春风消息在梅枝。
三杯美酒微微醉,细和尧夫击壤诗。
古坛仙鹤杳,野鹿自成群。
松气浮清晓,经声出白云。
石穿僧屋过,水到寺门分。
人世无穷事,山中了不闻。
独占宽闲地,不知摇落天。
山林犹古色,风雪自穷年。
龟伏灵根寿,禽巢绝顶仙。
栋梁非所屑,几见海成田。
雷电空山夜,髯蛟起石泉。
乔阴无六月,老气欲千年。
斸药人能寿,巢枝鸟亦仙。
天风灵籁发,彷佛奏虞弦。